[发明专利]一种高透光涂层用改性聚酯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86636.4 | 申请日: | 2020-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2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 发明(设计)人: | 宁珅;黄志远;童军;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63/688 | 分类号: | C08G63/688;C08G63/78;C09D167/02;C09D7/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张静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光 涂层 改性 聚酯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一种高透光涂层用改性聚酯,其制备原料包括二元酸、二元醇、含有磺酸盐基团的酯类、催化剂和稳定剂。所述二元酸和二元醇的摩尔比为(1.3‑1.7):1。所述二元酸为脂肪族二元酸和芳香族二元酸的混合物。所述二元醇为环烷烃二元醇和直链烷烃二元醇的混合物。通过采用含有磺酸盐基团的酯类对聚酯进行改性,制备了水溶性聚酯,以水为溶剂,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通过控制含有磺酸盐基团的酯类的含量可以得到成膜性能较好的聚酯改性涂料,并且通过控制含有磺酸盐基团的酯类的结构的规整性,可以提高涂料的透光性能,还能够降低涂料的表面张力,使涂层与光学膜之间有较好的附着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透光涂层用改性聚酯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光学膜在光电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被应用在液晶显示屏上或触摸式的显示屏上,能够对显示屏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当操作显示屏时,操作者会与显示屏上的光学膜发生接触,在操作的过程中光学膜非常容易被刻划或者弄脏,这会使得显示器的分辨率和透明性收到损坏,影响显示屏的显示。现有的技术中为了较好的保护显示屏上的光学膜,一般会在光学膜的表面涂敷一层涂层,从而实现对光学膜的保护。现有的涂层原料中为了提高涂层的力学性能一般会在原料中添加较多的纳米无机离子,来提高光学膜的力学性能,但是纳米无机离子的使用会增加涂层凹凸不平的程度,增加涂层的漫反射,影响涂层的透光性,影响显示屏的使用效果。并且现有技术中的光学膜涂层都是溶剂型的涂料,在光学膜上涂敷涂层时需要使用较多的有机溶剂,对环境以及操作人员都会造成较大的伤害,不符合绿色、环保产品的理念。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透光涂层用改性聚酯,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括二元酸、二元醇、含有磺酸盐基团的酯类、催化剂和稳定剂。
优选的,所述二元酸和二元醇的摩尔比为(1.3-1.7):1。
优选的,所述二元酸为脂肪族二元酸和芳香族二元酸的混合物,所述脂肪族二元酸和芳香族二元酸的摩尔比为(3-5):1。
优选的,所述脂肪族二元酸选自戊二酸、己二酸和癸二酸中的中少一种,所述芳香族二元酸选自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和邻苯二甲酸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二元醇的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在4-20。
优选的,所述二元醇为环烷烃二元醇和直链烷烃二元醇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含有磺酸盐基团的酯类的制备原料包括有机酸、无机碱和磺酸酯。
优选的,所述有机酸中至少包含两个对称的羧基。
优选的,所述含有磺酸盐基团的酯类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有机酸和无机碱反应,制备羧酸盐,所述无机碱的纯度在99.9%以上;
(2)将羧酸盐溶于有机溶剂中并加入磺酸酯,进行搅拌加热,反应完全后进行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即得到含有磺酸盐基团的酯类。
优选的,所述催化剂选自浓硫酸、对甲基苯磺酸、辛酸亚锡、氯化亚砜、磷钼酸、磷酸三苯酯、磷钨酸、醋酸镁、醋酸锑、醋酸锌、醋酸锰、氧化二丁基锡、钛酸四丁酯、三氧化二锑和醋酸锑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高透光涂层用改性聚酯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1)在180-230℃的条件下,将二元酸、二元醇和含有磺酸盐基团的酯类加入惰性气氛的反应釜中,并加入催化剂,在搅拌的条件下反应3-4h;
(2)待步骤(1)结束后,加入催化剂和稳定剂,并将反应釜中的压力调至真空度为50-230Pa,将温度升至240-270℃,在搅拌的条件下反应1-8h即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66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