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多通道双回路的多功能潮流控制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83584.5 | 申请日: | 2020-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43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群;刘建坤;李超凡;张恪;卫志农;曹冬明;邓占峰;张宁宇;周建华;臧海祥;朱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河海大学;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06 | 分类号: | H02J3/06;H02J3/38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王敏 |
| 地址: | 2111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通道 回路 多功能 潮流 控制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多通道双回路的多功能潮流控制器,包括背靠背连接的MMC1和MMC2,4个可控开关S1~S4,8个变压器T1~T8以及用于对MMC1、MMC2、可控开关S1~S4的动作实施控制的控制电路;MMC1的交流端通过可控开关S1及变压器T1与设于第一双回路线路上的变压器T2、T3电连接并通过可控开关S2和变压器T7与母线电连接,MMC2的交流端通过可控开关S4及变压器T4与设于第二双回路线路上的变压器T5、T6电连接并通过可控开关S3和变压器T8与母线电连接。本发明使用时可根据电网潮流控制需要相应切换UPFC或IPFC工作模式,实现一器多用,从而减少电网潮流控制设备布置数量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潮流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多通道双回路的多功能潮流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日益增多的新能源发电并网,使得电网结构日益复杂,对电网稳定可靠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lexible AC TransmissionSystems,FACTS)是一种能对线路潮流进行灵活调控的输配电系统,对于超高压远距离输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UPFC)和线间潮流控制器(Interline Power Flow Controller,IPFC)均为FACTS中常用的控制器,UPFC是目前功能最全面的FACTS控制器,其具有并联补偿、串联补偿、移相和端电压调节等不同功能;而IPFC既能单独地为各输电线路提供串联有功、无功补偿,也能实现各输电线间的功率传递,将重载线路的功率传递至轻载线路。UPFC和IPFC均设有电压源换流器(VSC),目前VSC的拓扑结构多样,与其它类型的VSC相比,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VSC因 MMC具有开关损耗小、波形质量高、故障处理能力强、可快速调节有功和无功功率等特点,在柔性交流输电系统获得广泛应用。
110kV以上电网大多采用双回线路结构,目前利用FACTS控制器对双回线路的潮流控制通常的做法是:在单条双回线路上设置UPFC进行有功和无功功率控制以及母线端电压的调控;在多条双回线路间设置IPFC以实现各输电线间的功率传递,将重载线路的功率传递至轻载线路,通过对多条线路间的功率交换来调控潮流。目前利用FACTS控制器对双回线路的潮流控制的做法虽然有效,但其所采用的FACTS控制器数量相对较多,控制设备的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对现有潮流控制器继续进行改进以降低设布置成本,显得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多通道双回路的多功能潮流控制器,其兼具UPFC和IPFC的功能,使用时可根据电网不同的潮流控制需求切换相应的UPFC或IPFC工作模式,实现一器多用,从而减少电网潮流控制设备布置数量和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适用于多通道双回路的多功能潮流控制器,包括分别设有交流端、直流端和控制端的第一换流器MMC1和第二换流器MMC2,上述第一换流器MMC1的直流端与第二换流器MMC2的直流端电连接,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第一至第四共4个可控开关S1~S4,第一至第八共8个变压器T1~T8以及用于对上述第一换流器MMC1、第二换流器MMC2、第一至第四可控开关S1~S4的动作实施控制的控制电路;
上述第一换流器MMC1的交流端分别通过第一可控开关S1和第二可控开关S2与第一变压器T1的副边以及第七变压器T7的副边对应电连接,第一变压器T1的的原边与第二变压器T2和第三变压器T3的副边电连接;第二换流器MMC2的交流端分别通过第四可控开关S4和第三可控开关S3与第四变压器T4的副边以及第八变压器T8的副边对应电连接,第四变压器T4的原边与第五变压器T5以及第六变压器T6的副边电连接;第一换流器MMC1和第二换流器MMC2的控制端以及可控开关S1~S4均与控制电路电连接;使用时,第七变压器T7和第八变压器T8的原边与电网的母线LM电连接;第二变压器T2和第三变压器T3的原边分别串接在第一双回路线路HL1的2根输电线上,第五变压器T5和第六变压器T6的原边分别串接在第二双回路线路HL2的2根输电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河海大学;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河海大学;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35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