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流辅助快速制备Cu3Sn/泡沫铜复合接头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67392.5 | 申请日: | 2020-10-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7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孙凤莲;李响;潘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K1/00 | 分类号: | B23K1/00;B23K1/20;B23K35/14;H01L21/768;H01L23/37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辅助 快速 制备 cu3sn 泡沫 复合 接头 方法 | ||
1.采用电流辅助焊接的方式快速制备一种耐高温封装用Cu3Sn/泡沫铜复合接头,其特征在于,主要步骤包括:
复合焊片的制备:将纯锡块、泡沫铜(500ppi)经过超声波清洗的方法去除表面的污渍、油污和氧化物,晾干备用;将纯锡块放入耐高温的坩埚中,通过加热使其完全融化,加热温度略高于锡的熔点(232℃);使用双辊冷压机将清洗过的泡沫铜从厚度为1mm一次压缩至0.13mm;将一次压缩后获得的泡沫铜涂抹助焊剂后浸入获得锡熔融液中8s形成复合结构焊片;将获得锡和泡沫铜复合结构焊片使用热压机在300℃、600Mpa下二次压缩至100μm,剪切成2×2mm的焊片;
(b)通电夹具的设计:取两片表面平整的纯铝片,将铝片切割成如图1所示形状,其中上半部分铝片的尺寸为10mm×10mm,下半部分铝片的面积为8mm×10mm;用车削加工将获得的铝片的厚度加工成1mm,保证厚度均匀一致;
(c)通电回路的设计:将铜片经过超声波清洗的方法去除表面的污渍、油污和氧化物,剪切成2×2mm,晾干备用;将(a)获得的复合焊片放置在DBC基板上,将芯片放置于(a)获得的复合焊片上,形成三明治结构;将正极通电夹具放置在芯片上层,将负极通电夹具与最下层DBC基板的Cu固定接触;
通电夹具连接直流电源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串联回路;
(d)电流辅助热压焊:接通直流电源,调节恒定电流参数确保(c)获得的串联回路正常工作,通过电流辅助热压焊等方式在300℃、0.6Mpa、1A下将芯片与DBC基板用所制备的复合焊片进行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电流辅助焊接的方式快速制备一种耐高温封装用Cu3Sn/泡沫铜复合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的具体步骤:
(1)锡合金包括但不限于纯锡,锡含量99.3%铜含量0.7%锡合金,SAC系钎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2)泡沫铜材质包括但不限于纯铜,黄铜,镍的一种或几种;
(3)泡沫铜孔径在5~500ppi之间,厚度在0.1~40mm之间,孔隙率在50~98%之间;
(4)清洗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超声波清洗、振动清洗、蒸汽清洗等;
(5)泡沫铜的一次压缩厚度在0.1~1mm之间;
(6)泡沫铜一次压缩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双辊冷压机,液压机等方式;
(7)复合结构焊片的压缩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热压机,真空热压炉等方式;
(8)复合结构焊片的压缩温度在250~500℃之间;
(9)复合结构焊片的压缩压力在50~600MPa之间;
(10)复合结构焊片的压缩后的厚度在10~300μ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电流辅助焊接的方式快速制备一种耐高温封装用Cu3Sn/泡沫铜复合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的具体步骤:
(1)通电夹具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铝、金、银、铜等导电性、导热性良好的纯金属和合金;
(2)通电夹具铝片形状包括但不限于类似的形状;
(3)通风夹具铝片厚度加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车削加工;
(4)通电夹具铝片的尺寸在50mm×50mm之内,厚度在0.1 mm~10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电流辅助焊接的方式快速制备一种耐高温封装用Cu3Sn/泡沫铜复合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的具体步骤:
(1)将通电夹具放置在芯片上层不限于正极夹具、负极夹具;
(2)通电夹具连接电源上包括但不限于直流电源、交流电源;
(3)通风回路包括但不限于串联、并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电流辅助焊接的方式快速制备一种耐高温封装用Cu3Sn/泡沫铜复合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的具体步骤:
(1)复合焊片与Cu基板焊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热压焊恒温加热平台、回流焊、波峰焊、恒温加热平台等方式;
(2)复合焊片与Cu基板焊接辅助电流在0.1A~60A之间;
(3)芯片与DBC基板焊接温度在250~500℃之间;
(4)芯片与DBC基板焊接压力在0.5~100MPa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739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容器薄膜加工用分切机纠偏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轻量式气体自动循环的气垫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