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像模组、摄像模组的镜头、摄像模组的镜座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60273.7 | 申请日: | 202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8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梅哲文;袁栋立;周秀秀;叶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 |
| 代理公司: | 宁波聚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6 | 代理人: | 糜婧 |
| 地址: | 315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 模组 镜头 | ||
本申请公开了摄像模组、摄像模组的镜头、摄像模组的镜座。其中摄像模组包括感光组件、镜头以及将镜头保持在感光组件的感光路径上的镜座,镜座包括支撑部以及从支撑部向上延伸的镜头安装部,支撑部设置在感光组件上,镜头安装部界定一镜头安装腔,镜头安装腔的内壁具有第一螺纹,第一螺纹的螺距为0.05mm~0.15mm,镜头的镜筒包括连接部和凸出部,连接部的外壁具有与第一螺纹匹配的第二螺纹,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的螺纹圈数不少于2圈,连接部螺纹连接地安装在镜头安装腔内,凸出部向上延伸到镜头安装腔外。本申请通过减小螺纹间距,降低了镜头上螺纹区域的高度,增加了镜头凸出于镜座的高度,有利于提高摄像模组在开孔屏内的安装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摄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模组、摄像模组的镜头、摄像模组的镜座。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手机的屏占比,前置摄像模组通常设置在屏幕下方,也即屏幕上具有开孔,摄像模组的头部嵌入屏幕的开孔中。
目前常见的前置摄像模组有可调式摄像模组和一体式摄像模组。
可调式摄像模组如图1所示,包括感光组件、镜座以及镜头,镜座将镜头保持在感光组件上方,感光组件包括线路板以及设置在线路板上并与线路板导通的感光芯片,镜座包括设置在线路板上的底座部以及位于底座部上方的镜头安装部,镜头安装部界定一镜头安装腔,镜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保持在镜头安装腔内。在组装过程中,可以通过旋转镜头进行调焦,完成调焦后,通过点胶将镜头与镜座固定。
一体式摄像模组如图2所示,包括感光组件以及一体式镜头,感光组件包括线路板以及设置在线路板上并与线路板导通的感光芯片,一体式镜头包括镜筒以及组装在镜筒内的镜片,镜筒设置在线路板上。组装过程中,采用主动对准工艺,使一体式镜头与感光组件对准,然后通过胶水将镜筒的下端与线路板固定。
一体式摄像模组的缺点在于组装完成后,胶水烘干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异,导致镜头与感光芯片不匹配,影响成像质量,若发现摄像模组存在这类问题,需要将线路板与镜座分离,由于胶水量较多,拆解较难,容易导致产品报废。而可调式摄像模组在测试过程中若发现调焦有问题,可以利用调焦手轮调整镜头的位置或更换镜头,也即可调式摄像模组相对于一体式摄像模组更容易在组装完成后进行返修,从而降低报废率,提高利用率,降低成本。
可调式摄像模组与一体式摄像模组相比其缺点是:可调式摄像模组中镜头凸出于镜座的高度较小,不利于摄像模组与屏幕固定,难以满足安装稳定性方面的要求;或者导致屏幕的开孔尺寸过大,不符合终端设备发展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模组,解决现有技术中可调式摄像模组应用在开孔屏上时安装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包括感光组件、镜头以及将所述镜头保持在所述感光组件的感光路径上的镜座,所述镜座包括支撑部以及从所述支撑部向上延伸的镜头安装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感光组件上,所述镜头安装部界定一镜头安装腔,所述镜头安装腔的内壁具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一螺纹的螺距为0.05mm~0.15mm,所述第一螺纹的螺纹圈数不少于2圈,所述镜头包括镜筒以及设置在所述镜筒内的镜片,所述镜筒包括连接部和凸出部,所述连接部的外壁具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匹配的第二螺纹,所述第二螺纹的螺纹圈数不少于2圈,所述连接部螺纹连接地安装在所述镜头安装腔内,所述凸出部向上延伸到所述镜头安装腔外。
进一步地,所述凸出部在光轴方向的高度为0.5mm~0.7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的有效配合螺纹圈数不小于2圈且不超过4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的有效配合螺纹圈数为2.5~3圈。
进一步地,所述镜头安装部的上端面向所述镜头安装腔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02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