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吡唑的新型工业生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59502.3 | 申请日: | 202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8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吴羽峰;顾建荣;李建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新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231/12 | 分类号: | C07D23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唑 新型 工业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吡唑的新型工业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生产步骤如下:将甘油、硫酸肼和催化剂依次加入到带有回流装置的反应器中,在5‑15℃的搅拌条件下滴加硫酸,滴加硫酸结束后,加热至100‑180℃进行回流反应1‑3h;水合肼、甘油、硫酸和催化剂的质量比为0.58‑0.62:0.96‑1:2‑2.4:0.001‑0.005;采用硫酸肼、硫酸、甘油作为原料在碘化钾与碘化钠的混合物作为催化剂进行化学反应,产生吡唑和副产物二氧化硫以及水;通过制备硫酸肼,反应条件温和,过滤后的酸可以重复利用生产硫酸肼,同时减少中和后处理氨水用量和废水产生量;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自动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吡唑的工业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吡唑的新型工业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吡唑作为某些医药、农药、染料的重要中间体,是一种基础的有机杂环化合物。自从1968 年首次合成吡唑以来,吡唑以及吡唑基化合物由于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以及配位能力,广泛应用于医药、染料和过渡金属以及稀土有机荧光材料中。许多含吡唑的化合物具有优异的除 草、杀虫和杀菌的活性,并且具有高效、低毒的特性,在农药中已得到深入广泛的应用。
国内外文献中制备吡唑最常用的方法分两步:第一步是由水合肼和丙烯醛在有机溶剂中制备2-吡唑啉;第二步是2-吡唑啉脱氢得到吡唑。脱氢可用氯气、硫(硒)、过氧化氢溶液、高温汽相钯催化等。脱氢过程条件苛刻,侵蚀性强,产生有毒物质和杂质常常是不可避免的。 2002年《山东大学学报》上发表了一篇“2-吡唑啉脱氢制备吡唑的一种新方法”,其公开了在硫酸中用碘或碘化物为脱氢试剂制备吡唑。甘油与硫酸钾或浓硫酸加热发生分子内失水生成丙烯醛,利用丙烯醛和有机溶剂(水合肼)先制备中间体吡唑啉再氧化脱氢生成吡 唑,步骤烦琐、并且丙烯醛有毒和刺激性造成综合收率偏低和操作不便。以上这两种方法用于工业生产时危险性大、经济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吡唑的新型工业生产方法,其操作简单,成本低,节能环保,收率高,改善了产品色度,提高了产品质量,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自动化生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吡唑的新型工业生产方法,其创新点在于:具体生产步骤如下:
S1:将甘油、硫酸肼和催化剂依次加入到带有回流装置的反应器中,在5-15℃的搅拌条件下滴加硫酸,滴加硫酸结束后,加热至100-180℃进行回流反应1-3h;水合肼、甘油、硫酸和催化剂的质量比为0.58-0.62:0.96-1:2-2.4:0.001-0.005;
S2:回流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的温度降低至0-50℃;并将物料转移至中和釜中,采用氨气调节PH值为6-7,生成硫酸氨;在调节PH值的期间控制反应液的温度为20-30℃;
S3:在完成S2中PH调节后,加入萃取剂并搅拌20-30min后,静置半小时分层;
S4:将S3中静置分层的上层溶液打入蒸馏釜中,将S3中的静置分层的下层溶液继续进行采用萃取剂萃取,合并有机层;并将萃取后的有机相也打入蒸馏釜中;进行蒸馏,将溶剂蒸馏出重复利用,得到吡唑粗品,继续减压精馏得到精品吡唑,经过结晶和离心得到吡唑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S1中硫酸肼的生成工艺为:水合肼液体中滴加硫酸,控制PH3-5,反应生成硫酸肼;将生成的硫酸肼进行过滤,并采用乙醇洗涤、烘干后得到硫酸肼;且水合肼液体采用尿素氧化法制备,即尿素水溶液与次氯酸钠、烧碱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水合肼。
进一步的,所述硫酸的质量浓度为80%-98%;且S1中回流反应的加热温度为155℃,反应时间为2h。
进一步的,所述S2中氨气通入的温度为40-70℃,氨气采用液氨经水浴式汽化器转化为氨气,中和过量的硫酸调节的PH值为6.5-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新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新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95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