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插盒粘贴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54686.4 | 申请日: | 2020-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2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曹峰涛;王艳军;邓正好;葛宇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防伪保密印刷公司(河南省邮电印刷厂) |
| 主分类号: | B31B50/62 | 分类号: | B31B50/62;B31B50/00;B31B50/7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白小明 |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贴 模具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插盒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用于提高插盒粘贴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体涉及一种插盒粘贴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通过滑动结构连接在底座上的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上通过可翻合撑板模具夹连接有撑板模具,撑板模具两侧通过调节结构连接有宽度限位板,宽度限位板上连接有锁紧扣,撑板模具底部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连接有挡板;底座上还连接有桥架,桥架上连接有用于压紧插盒粘贴面的压紧结构和用于将粘贴好的插盒从撑板模具上拆下的卸盒结构;其使用方法为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对插盒进行粘贴;该插盒粘贴模具仅使用一块撑板模具就可以满足生产需要,减少了材料和人力的消耗,而且还省去了压平步骤,实现了插盒的自动抽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盒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用于提高插盒粘贴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体涉及一种插盒粘贴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插盒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粘贴处理,传统粘插盒模具由外围框模具和内撑板模具两部分组成,外围框模具由灰板条组成,其精准度受灰板条整齐度的影响很大,灰板条整齐度不够会导致模具宽窄不同,从而影响插盒的生产质量,内撑板模具需求量较大,且无法重复使用,制作过程耗时耗料。
而且传统模具粘插盒时需要操作人员多次调试改动才可正常使用,无法长期大批量生产使用;传统模具粘插盒时对操作人员技能要求较高,调试模具需要有丰富的经验才能调试成功,生产过程中经常受到操作人员不足的限制,影响生产进度。
而且传统模具粘插盒需要经过刷胶、握边、定型、压平、检查工序,工序繁多,且压平工序需消耗大量人力,对生产效率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在现如今的市场环境下,生产就必须要求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传统的粘插盒方法已经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模具在粘贴插盒时存在插盒粘贴质量低、制作过程耗时耗料、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插盒粘贴模具及其使用方法,该插盒粘贴模具仅使用一块撑板模具就可以满足生产需要,减少了材料和人力的消耗,而且还省去了压平步骤,实现了插盒的自动抽离,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该插盒粘贴模具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也较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插盒粘贴模具,包括通过滑动结构连接在底座上的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上通过可翻合撑板模具夹连接有撑板模具,所述撑板模具两侧通过调节结构连接有宽度限位板,所述宽度限位板上连接有锁紧扣,所述撑板模具底部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连接有挡板;所述底座上还连接有桥架,所述桥架上连接有用于压紧插盒粘贴面的压紧结构和用于将粘贴好的插盒从撑板模具上拆下的卸盒结构。
在使用本申请中的插盒粘贴模具加工插盒时,首先根据插盒的宽度,通过调节结构使宽度限位板左右移动来调整撑板模具两侧的宽度限位板之间的距离,在宽度限位板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之后,通过锁紧扣将宽度限位板锁紧,然后翻转撑板模具,根据插盒的深度,在撑板模具的底部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连接挡板,在挡板位置固定之后,再将喷过胶水的插盒面纸一半贴合在翻起的撑板模具背面,并放进两个宽度限制板之间,一手拉着插盒面纸另一半,一手握住操作平台上的拉手向前推动操作平台,使喷胶部位通过压紧结构的挤压,同时拉插盒面纸至撑板模具背面的插盒面纸边缘碰触挡板,操作台完全通过桥架,此时即完成粘贴工序,然后往回拉动操作平台,此时插盒受到卸盒结构的阻碍无法随操作台回到初始位置,从而脱离模具,回到初始位置的操作平台可继续进入下一个插盒制作过程。
其中宽度限位板采用钢制宽度限位板。
本申请通过钢质宽度限制板可调节达到所需模具的宽度,稳定不易变形,且能够多次重复使用。
本申请用可翻合的撑板模具夹固定撑板模具,仅用一块撑板模具就可满足生产需求,较之传统模具减少材料消耗及人力消耗。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结构包括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滑杆支架,所述滑杆支架上连接有滑杆,所述操作平台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滑杆配合卡接的位移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防伪保密印刷公司(河南省邮电印刷厂),未经河南省防伪保密印刷公司(河南省邮电印刷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46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编码微球和阵列及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