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框架核心筒的跨层柱质量缺陷修复补强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52062.9 | 申请日: | 202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2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沈最安;陈玟讳;左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最安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H9/02 |
| 代理公司: | 广东高端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46 | 代理人: | 李燕琴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框架 核心 跨层柱 质量 缺陷 修复 方法 | ||
1.一种框架核心筒的跨层柱质量缺陷修复补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搭建支撑系统:受损柱上下两端各做一道预顶环形水平环梁,环形水平环梁之间采用工具式钢管墩及千斤顶预顶,下环梁上端及上环梁下端均垫钢板,在千斤顶及钢管墩上下端头用钢楔块塞紧;
(2)受损混凝土剔除:将上下环梁之间受损柱松散的混凝土分多次剔除,受损混凝土的拆除高度为缺陷部位上下沿各50-350mm,保留原柱箍筋完整性;
(3)受损混凝土构件分批次置换: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凿毛,并采用压力水将混凝土表面冲洗干净,采用模板将受损部位进行封闭,模板上面制作成斜口,模板沿柱一侧制作20-40mm宽喇叭浇筑口,将灌浆料上方注入模板内,灌浆料分多次浇筑;
(4)拆模:置换柱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上下环梁、支撑块及模板;
(5)粘钢处理:原混凝土置换柱范围及上下环梁位置采用四面粘钢加强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核心筒的跨层柱质量缺陷修复补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水平环梁高度为600-900mm,边长为1800-25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核心筒的跨层柱质量缺陷修复补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受损混凝土分4-6次剔除,根据受损混凝土的拆除高度不同,可以对柱中施工缝附近区域进行全截面置换或浅层缺陷置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核心筒的跨层柱质量缺陷修复补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模板浇筑前1h应将模板充分润湿,并将模板内残渣清理干净,并保证浇筑时模板内无积水,模板的高度比受损修复区域高出50-120mm,模板安装好后用封边材料将模板周边进行封边处理以防止灌浆料漏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核心筒的跨层柱质量缺陷修复补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浇灌浆料前,原结构混凝土界面应提前12-24小时浇水使界面充分湿润,清理建筑垃圾,校正模板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核心筒的跨层柱质量缺陷修复补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灌浆料分4-6次浇筑,灌浆料为自密实材料,在灌注过程中无需进行振捣,灌注时注意观察模板内灌浆料走向,待灌浆料灌注到模板顶部时停止灌注,待静置5-10分钟后观察模板内浆料是否下沉,若下沉继续补灌至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核心筒的跨层柱质量缺陷修复补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高强度灌浆料浇筑完毕后,应在6-24小时内对高强度灌浆料加以浇水养护,浇水次数应保持高强度灌浆料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最安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最安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206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电动门锁的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组合式法兰的自动化装配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