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核聚变堆高钎着率复合管轧制钎焊连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50082.2 | 申请日: | 202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2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腾;李鹏远;孙振超;魏海鸿;柳根;罗蓉蓉;邓华林;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K1/008;B23K1/20;B23K103/22 |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王婷 |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核 聚变 堆高钎着率 复合管 轧制 钎焊 连接 方法 | ||
1.一种热核聚变堆高钎着率复合管轧制钎焊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铜管部件的表面处理;
步骤二:钢管部件的表面处理;
步骤三:钎料的选择及双金属管的装配;
步骤四:冷轧装配复合管;
步骤五:冷轧装配复合管钎焊间隙及清洁度检查;
步骤六:轧制后复合管的真空钎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核聚变堆高钎着率复合管轧制钎焊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铜管部件的表面处理,包括:待钎焊的双层复合管为双层同轴装配管结构,其中内层管为钢管;外层管为铜管,钎料为薄状,所述钎料包裹在内层管外表面;采用内外径千分尺对内、外层管进行尺寸检查,使其满足轧制的基本要求。
其中轧制前外层铜管的外径为2-30mm,厚度为2-10mm,采用1200目砂纸去除外层铜管内外表面的油污及氧化膜,随后将轧制前外层铜管放置在无水乙醇中进行超声清洗30-60分钟,然后吹干备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核聚变堆高钎着率复合管轧制钎焊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钢管部件的表面处理,包括:轧制前内层钢管外径2-30mm,厚度2-10mm,采用1200目砂纸清洗轧制前内层钢管内、外表面去除油污及氧化膜,随后将轧制前内层钢管放置在无水乙醇中进行超声清洗30-60分钟,然后吹干备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核聚变堆高钎着率复合管轧制钎焊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钎料的选择及双金属管的装配,包括:选用箔状的Ag基或Ni基钎料,厚度为0.05㎜;将箔状钎料均匀的包裹在轧制前内层钢管上后,将轧制前内层钢管插入轧制前外层铜管中;控制轧制前外层铜管和轧制前内层钢管之间的间隙在1-2mm范围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核聚变堆高钎着率复合管轧制钎焊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冷轧装配复合管,包括:根据待轧制钢-铜复合管的尺寸选取匹配的轧辊,选取直径小于内层钢管内径的实心芯棒;
将实心芯棒插入内层钢管,芯棒与内层钢管间隙控制在0.15mm以内;采用扎管机轧制钎焊组件,每轧制一道完成后,在线测量外层铜管尺寸,根据目标值微调轧辊间隙直至尺寸合格;控制外层铜管每次道的变形量在20%-30%,轧制完成后,形成待钎焊金属复合管,去除待钎焊金属复合管的表面油污并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30分钟,吹干备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核聚变堆高钎着率复合管轧制钎焊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包括:切除待钎焊金属复合管两端各50mm以防止轧制过程中的油污对钎焊接头造成影响;
同时利用切下来的料头进行宏观金相检测确定铜管和不锈钢管间隙应控制在0.00-0.05mm内,以保证后期真空钎焊的效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热核聚变堆高钎着率复合管轧制钎焊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轧制后复合管真空钎焊,包括:将钎焊组件放于真空炉内,按照如下步骤同时进行真空钎焊
步骤6.1:抽真空至8×10-3Pa,加热由室温至600℃,2小时,保温30分钟;
步骤6.2:加热至600℃-760℃,30分钟,保温30分钟;
步骤6.3:加热至760℃-815℃,30分钟,保温30分钟;
步骤6.4:随炉冷却至600℃;
步骤6.5:充入氮气,风机快冷至室温,冷却速度约为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未经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008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数控铣床
- 下一篇:一种具有梯度诱导活性的韧带再生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