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行为意识分析的脑电检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48973.4 | 申请日: | 202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4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 发明(设计)人: | 史添玮;任玲;崔文华;张文宇;代红;张玉军;赵骥;陶冶;张钊;高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5/378 | 分类号: | A61B5/378;A61B5/25;A61B5/291;A61B5/386;A61B5/372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 地址: | 11405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行为 意识 分析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行为意识分析的脑电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后端连接有滑轨座,所述滑轨座上设有经由伺服电机输出端的丝杆驱动的滑板,所述座椅的靠背的前端设有检测环;所述框架内设有屏幕,所述气缸输出端的活塞杆连接于框架顶部前端的连接板;所述检测环内侧嵌入若干组等距设置的脑电采集模块,所述脑电采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于数据过滤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数据过滤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于提取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提取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连接于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于行为意识分析模块的输入端。本发明采用体外脑电波的采集方式,避免了对用户的危害,可采集更好质量的脑电波信号;调节方便,操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行为意识分析的脑电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组织细胞总是在自发不断地产生着很微弱的生物电活动。脑电信号是大量脑神经细胞在高度相干状态下的电活动在大脑皮层上的总体效应。
目前人类已经能够实现对脑电波的提取、分析和利用,以穿戴式的方式采集脑电波,穿戴设备极易损耗,不利于设备装置的长时间使用以及增加了维护成本,且其不能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为此,我们推出一种用于行为意识分析的脑电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行为意识分析的脑电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行为意识分析的脑电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后端连接有滑轨座,所述滑轨座上设有经由伺服电机输出端的丝杆驱动的滑板,所述滑板的前端两侧设有脚踏板,所述滑板的上端通过螺钉固定有支架座,所述支架座上端设有座椅,所述座椅的靠背的前端设有检测环;
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横梁架,所述横梁架内部滑接有框架,所述框架内设有屏幕,所述横梁架的顶部前端通过水平板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输出端的活塞杆连接于框架顶部前端的连接板;
所述检测环内侧嵌入若干组等距设置的脑电采集模块,所述脑电采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于数据过滤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数据过滤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于提取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提取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连接于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于行为意识分析模块的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固定于滑轨座的后端,所述滑板的下端中部设有滑接凸起,所述滑接凸起滑接于滑轨座上端中部的直线开口槽,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的丝杆伸入至滑轨座内,并贯穿滑接凸起。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的外侧设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于滑轨座的后端,所述防护壳的底部设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滑轨座的左右两侧设有轨道凹槽,所述滑板左右两侧连接的支撑轮滑接于轨道凹槽。
优选的,所述横梁架的内侧设有竖直滑槽,所述框架两侧的中部设有滑轮,所述滑轮滑接于竖直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横梁架的左侧后端设有定位座,所述横梁架的右侧通过铰链铰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关闭后其末端插入至定位座上的定位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体外脑电波的采集方式,避免了对用户的危害;伺服电机输出端的丝杆转动,使得丝杆经由滑接凸起驱动滑板向前移动,直至座椅上的使用者距离屏幕的距离处于合适距离处;然后气缸通过其输出端的活塞杆的伸长或者回缩,对框架进行下降和升高的调节,直至框架内的屏幕与使用者处于适当的高度,这样调节方便,避免了穿戴式设备的繁琐步骤,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体验者,避免了体验者高度不同带来的检测误差,操作效率高;使用者者将额头放置到检测环内,以便采集更好质量的脑电波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大学,未经辽宁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89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