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47713.5 | 申请日: | 202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9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崔珉洙;金民齐;金应道;金贤英;金孝净;申孝燮;尹锡奎;李荣基;李廷涉;李汦映;郑惠珍;赵根昱;赵显九;崔永恩;柳在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51/50 | 分类号: | H01L51/50;H01L51/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袁媛;康泉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电致发光 装置 | ||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
第一电极;
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对的第二电极;和
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射层,
其中所述发射层包括:
具有第一发光起始波长的主体;
具有第二发光起始波长的第一掺杂剂;和
与所述第一掺杂剂不同并且具有第三发光起始波长的第二掺杂剂,并且
所述第三发光起始波长大于所述第一发光起始波长和所述第二发光起始波长中的每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掺杂剂的归一化光吸收光谱和归一化光发射光谱的交叉点处的归一化光强度为0.5或更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掺杂剂的所述归一化光吸收光谱的峰和所述归一化光发射光谱的峰之间的距离为50nm或更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掺杂剂比所述主体和所述第一掺杂剂中的每一个具有更小的最低三重态激发能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一主体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主体由式H-1表示:
[式H-1]
其中在式H-1中,
L1为直接连接、取代或未取代的6至30个用于形成环的碳原子的亚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2至30个用于形成环的碳原子的亚杂芳基,
Ar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6至30个用于形成环的碳原子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2至30个用于形成环的碳原子的杂芳基,
“a”和“b”各自独立地为选自0至4的整数,并且
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6至30个用于形成环的碳原子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2至30个用于形成环的碳原子的杂芳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二主体由式H-2表示:
[式H-2]
其中在式H-2中,
Z1至Z3各自独立地为CRy或N,并且
Ry和R11至R13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氘原子、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6至30个用于形成环的碳原子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2至30个用于形成环的碳原子的杂芳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掺杂剂包括有机金属络合物,所述有机金属络合物包括Ir、Ru、Rh,Pt、Pd、Cu或Os作为中心金属元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三星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771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多模式操作的开关模式电源及其方法
- 下一篇:电池单元再平衡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51-00 使用有机材料作有源部分或使用有机材料与其他材料的组合作有源部分的固态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器件或其部件的工艺方法或设备
H01L51-05 .专门适用于整流、放大、振荡或切换且并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电容器或电阻器
H01L51-42 .专门适用于感应红外线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专门适用于将这些辐射能转换为电能,或者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的控制
H01L51-50 .专门适用于光发射的,如有机发光二极管
H01L51-52 ..器件的零部件
H01L51-54 .. 材料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