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封结构及流体输送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45294.1 | 申请日: | 2020-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8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博;高家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新莱洁净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41/02 | 分类号: | F16K41/02;F16K2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2153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结构 流体 输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封结构及流体输送装置,其属于密封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密封圈,所述第一部件具有外周面和与介质接触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外周面的交接处环设有凹槽;所述第二部件具有内周面和与介质接触的第二端面,所述内周面套设于所述外周面的周向,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内周面的交接处环设有第一凸起;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密封圈抵接。第一凸起使得密封圈发生弹性变形以密封外周面与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实现了无死角、清洗方便的效果。流体输送装置包括密封结构,便于清洗,降低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结构及流体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密封结构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中,以防止流动的介质从通道中泄漏。
图1为现有的密封结构,采用密封圈3’密封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之间的缝隙,在第一部件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凹槽结构,密封圈3’位于凹槽结构中,第二部件2’的内周面夹紧密封圈3’,实现密封效果。
这类密封结构的结构简单,应用普遍,只有径向密封压力,寿命长,但是凹槽结构存在死角,当用于对流体管道的密封时,凹槽结构中容易残留介质,易滋生细菌,清洗困难,增大了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结构及流体输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密封结构存在死角,清洗困难的技术问题。
如上构思,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密封结构,包括:
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具有外周面和与介质接触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外周面的交接处环设有凹槽;
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具有内周面和与介质接触的第二端面,所述内周面套设于所述外周面的周向,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内周面的交接处环设有第一凸起;
密封圈,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密封圈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为O形圈,所述凹槽的内壁为圆弧形。
进一步地,还包括:
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环设于所述外周面与所述凹槽的交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起的外表面与所述内周面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起的外表面为弧形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
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环设于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凹槽的交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凸起的外表面为弧形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的外表面为弧形面。
一种流体输送装置,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密封结构,所述第一部件为防混阀,所述第二部件为介质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防混阀包括阀芯和套设于所述阀芯外周的垫块,所述介质通道具有连接部,所述垫块穿设于所述连接部,所述凹槽开设于所述垫块上,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凹槽配合以密封所述垫块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缝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密封结构,密封圈位于凹槽内,第一凸起与密封圈抵接,对密封圈起到限位作用,使得密封圈发生弹性变形以密封外周面与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在介质流动过程中,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与介质直接接触,由于凹槽环设于第一端面与外周面的交接处,凹槽与第一端面之间无死角存在,不会残留介质;由于第一凸起环设于第二端面与内周面的交接处,第一凸起与第二端面之间无死角存在,不会残留介质。实现了密封结构无死角、清洗方便的技术效果,达到了降低维护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新莱洁净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新莱洁净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52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AGV轨迹跟随方法、装置及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NFC社交软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