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耐火型通风管道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34922.6 | 申请日: | 2020-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1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城兴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9/21 | 分类号: | F16L9/21;F16L57/04;F17D5/00;B29C65/02;B29L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杨敬 |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沙***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耐火 通风管道 及其 制备 工艺 | ||
1.一种高强度耐火型通风管道,通风管道包括内衬管壁层(1)和防火涂层(8),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管壁层(1)和防火涂层(8)之间依次设有感应层(7)、隔热层(6)、密封层(5)、加强层(4)、消噪层(3)和金属层(2);
所述内衬管壁层(1)采用橡胶材质制成,覆盖在金属层(2)的内壁;
所述金属层(2)采用不锈钢材质;
所述消噪层(3)采用硬质泡沫制成;
所述加强层(4)包括钢丝缠绕层(41),钢丝缠绕层(41)与消噪层(3)和密封层(5)之间均设有填充料(42);
所述密封层(5)为聚氨酯材质的热缩管,对加强层(4)进行密封,使钢丝缠绕层(41)和填充料(42)更加紧凑;
所述隔热层(6)为高硅氧棉材质;
所述感应层(7)包括橡胶基层(71),橡胶基层(71)的的外壁设有阵列分布的放置槽(72),轴向相邻的放置槽(72)之间设有线槽(75),放置槽(72)内设有温度感应器(73),橡胶基层(71)的外壁设有胶合层(74),胶合层(74)将温度感应器(73)密封在放置槽(72)内;
在所述胶合层(74)的外壁喷涂防火涂料形成防火涂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火型通风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管壁层(1)丁基橡胶,内衬管壁层(1)的厚度为:5-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火型通风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2)的厚度为:3-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火型通风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噪层(3)的厚度为5-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火型通风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料(42)为石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火型通风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涂层(8)的厚度为2-4m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火型通风管道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金属板通过折弯机折弯焊接形成金属层(2),对焊缝进行抛光,对金属层(2)的管体进行耐压试验,检测气密性;
S2:在内衬管壁层(1)的外壁均匀涂抹粘合剂,将内衬管壁层(1)放置在金属层(2)内,再将管体放置在烤箱内,烤箱内的温度为60-80摄氏度,烘烤的时间为30-60分钟,内衬管壁层(1)的热膨胀系数大于金属层(2)的热膨胀系数,在高温下,内衬管壁层(1)固定在金属层(2)的内壁;
S3:将消噪层(3)套装在金属层(2)的外壁,在消噪层(3)和金属层(2)之间填充泡沫粘合剂;
S4:在消噪层覆盖填充料,在填充料上缠绕钢丝,形成钢丝缠绕层(41),钢丝缠绕层(41)上覆盖填充料;
S5:在加强层(4)上套装密封层(5),采用焊枪均匀加热密封层(5),使得密封层(5)紧密的贴服在加强层(4)上;
S6:将隔热层(6)套装在密封层(5)上,采用热融的方式将橡胶基层(71)套装在隔热层(6)上,对在橡胶基层(71)的外壁上加工阵列分布的放置槽(72),放置槽(72)之间加工线槽(75),将温度感应器(73)依次放置在放置槽(72)内,线槽(75)内放置信号线和电性连接线,胶合层(74)为热缩管,将胶合层(74)套装在橡胶基层(71)的外壁,采用焊枪对热缩管进行均加热,使胶合层(74)紧密的贴合在橡胶基层(71)的外壁;
S7:在胶合层(74)的外壁均匀喷涂防火涂料形成防火涂层(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城兴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城兴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492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压线机的刀架装置
- 下一篇:双向变流器并联运行环流抑制自适应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