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脊波导-微带线过渡电路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34081.9 | 申请日: | 2020-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4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沈川;康力;石飞;王永帅;刘玥玲;邱雨;何继昌;吴爱明;谢昌梓;赵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P5/107 | 分类号: | H01P5/1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晓坤 |
| 地址: | 6219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导 微带 过渡 电路 | ||
本申请公开了脊波导‑微带线过渡电路,包括矩形波导、加载于矩形波导宽边的双脊波导、与矩形波导宽边接触的开窗波导、连接有高阻抗微带线和微带传输线的微带线探针、微带线介质层;双脊波导的两个脊柱延伸至开窗波导的下底面,并向矩形波导宽边垂直截断形成脊柱开路端;微带线介质层通过开窗波导与脊柱开路端接触,高阻抗微带线、微带传输线、微带线探针均位于微带线介质层与脊柱开路端相背的表面。微带线介质层与脊柱开路端接触,微带线探针位于微带线介质层表面,受到脊柱开路端的支撑,不易变形,微带线探针从双脊波导中高效耦合出电磁波,高阻抗微带线实现微带传输线和微带探针的超宽带阻抗匹配,使过渡电路实现3个倍频程以上的工作带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微波毫米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脊波导-微带线过渡电路。
背景技术
微带线是制作集成电路的重要传输线,金属波导因具有高功率容量、低损耗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微波/毫米波电路和系统中,在微波/毫米波电路系统中经常需要金属波导、微带线两种传输形式的转换,波导-微带线过渡技术应运而生。
目前,波导微带过渡电路是基于单脊波导和微带线探针,微带线探针从单脊波导非脊宽边开窗插入波导内与断路脊柱形成一条狭窄的耦合缝,通过该耦合缝和微带线探针,单脊波导中的电磁场耦合至位于开窗内的微带线,由于断路脊柱实现了单脊波导开路,电磁场在单脊波导内形成驻波,对于主模工作任意频率脊柱截断处电磁场强度最大,微带线探针在此处实现电磁场的强耦合。但是,单脊波导的主模工作带宽窄,并且,微带线探针是悬空在波导腔内的,在装配过程中易变形,会引起阻抗失配,无法保证微带线探针从波导中高效耦合电磁波。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应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重点关注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脊波导-微带线过渡电路,本过渡电路增加过渡电路的工作带宽,同时避免微带线探针变形,保证微带线探针从脊波导中高效耦合出电磁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脊波导-微带线过渡电路,包括:矩形波导、加载于所述矩形波导宽边的双脊波导、与所述矩形波导宽边接触的开窗波导、连接有高阻抗微带线和微带传输线的微带线探针、微带线介质层;
所述双脊波导的两个脊柱延伸至所述开窗波导的下底面,并向所述矩形波导宽边垂直截断形成脊柱开路端;所述微带线介质层通过所述开窗波导与所述脊柱开路端接触,所述高阻抗微带线、所述微带传输线、所述微带线探针均位于所述微带线介质层与所述脊柱开路端相背的表面。
可选的,所述高阻抗微带线为多级阻抗变换微带线。
可选的,所述微带线介质层为陶瓷或者聚四氟乙烯。
可选的,所述微带传输线为阻抗50欧姆标准微带线。
可选的,所述微带线探针为金属微带线探针。
可选的,所述高阻抗微带线为金属微带线。
本申请所提供的脊波导-微带线过渡电路,包括矩形波导、加载于所述矩形波导宽边的双脊波导、与所述矩形波导宽边接触的开窗波导、连接有高阻抗微带线和微带传输线的微带线探针、微带线介质层;所述双脊波导的两个脊柱延伸至所述开窗波导的下底面,并向所述矩形波导宽边垂直截断形成脊柱开路端;所述微带线介质层通过所述开窗波导与所述脊柱开路端接触,所述高阻抗微带线、所述微带传输线、所述微带线探针均位于所述微带线介质层与所述脊柱开路端相背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40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