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屏的贴合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32527.4 | 申请日: | 2020-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4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鲜小聪;许伟;李超;韩喆;徐长远;杨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晶华显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1 | 代理人: | 黄晓玲 |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屏 贴合 方法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显示屏的贴合方法,提供一背光模组和一TFT模组,将TFT模组与背光模组进行贴合,得到第一半成品;提供一盖板和一触摸屏组,将所述盖板和所述触摸屏组进行贴合,得到第二半成品;将所述第一半成品和第二半成品进行贴合,得到贴合后的屏幕;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屏的贴合方法,通过拆分全贴合屏工艺,进行工艺流程再造,有效结合了框贴和全贴合的优点,实现了正向点亮装配TFT模组,减少了返修重工造成的损坏,降低了装配对位的难度,避免了对位不当造成的TFT边角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屏全贴合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显示屏的贴合方法。
背景技术
需要说明的是,本部分所记载的内容并不代表都是现有技术。
触摸屏贴合从结构上看,从上到下依次是盖板、触摸屏、显示屏,这三个部分是需要贴合在一起的,一般需要两次贴合,在盖板与触摸屏之间进行一次贴合,触摸屏和显示屏之间进行一次贴合,一般分为全贴合和框贴。
框贴又称为双面胶贴合,以双面胶将显示屏与触摸屏的四边固定,是目前大部分显示屏所采用的贴合方式,优点: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缺点:显示屏和触摸屏之间存在着空气层,在光线折射后导致显示效果大打折扣。
全贴合即以水胶或光学胶将显示屏与触摸屏之间以无缝隙的方式完全粘贴在一起,相对于框贴来说可以提供更好的显示效果!使得显示屏与触摸屏之间无空气,有利于减少玻璃间的反光。让屏幕看起来更通透,增强屏幕的显示效果。
图2-图4为改善前显示屏的贴合流程和方式,具体包括第一步:先将盖板1与触摸屏组2进行全贴合;第二步:盖板1与触摸屏组2贴合后再与TFT模组3进行全贴合;第三步:背光模组4与第二步中的总成进行装配。
在上述贴装工序中,由于TFT模组3边角易碎的位置在图1的A、B处,当第二步的总成往背光模组4正向装配时,由于盖板1尺寸大于TFT模组3和背光模组4的尺寸,此时,装配过程中的背光模组4对位点被遮挡,同时TFT模组的ITO边与触摸屏组间有较大间隙,TFT模组3的ITO边处于悬空状态(图4中的C部位为装配背光模组4时的受力位置),如有触摸屏组或TFT模组贴合偏位直接按压会导致TFT模组破碎,造成贵重物料的损坏。如果进行反向装配,即:背光模组4向第二步的总成进行对位装配,由于背光模组4的尺寸大于TFT模组3的尺寸,此时,装配过程中的背光模组4对位点同样被遮挡,如果对位不准或碰到ITO边角都容易造成边角碎;所以解决减薄显示屏全贴合屏玻璃边角碎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显示屏的贴合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背光模组和一TFT模组,将TFT模组与背光模组进行贴合,得到第一半成品;
提供一盖板和一触摸屏组,将所述盖板和所述触摸屏组进行贴合,得到第二半成品;
将所述第一半成品和第二半成品进行贴合,得到贴合后的屏幕。
进一步地,将TFT模组与背光模组进行贴合,得到第一半成品包括:
点亮所述背光模组,将TFT模组待贴合的一面贴合于所述背光模组的背光挡墙,对背光模组和TFT模组的结合体进行功能测试,挑选出合格的第一半成品。
进一步地,在进行所述功能测试前还包括:焊接焊接所述背光模组、过镜检查焊点、贴保强带。
进一步地,将所述盖板和所述触摸屏组进行贴合,得到第二半成品包括:
在触摸屏组的正面涂布胶粘剂,使该涂布有胶粘剂的表面与盖板粘黏,得到所述第二半成品。
进一步地,将所述第一半成品和第二半成品进行贴合,得到贴合后的屏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晶华显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晶华显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25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损检测用超声耦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订单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