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散型污水的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32068.X | 申请日: | 2020-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2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卢东昱;麻倩;李一;马效贤;张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恩菲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0;C02F101/16;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赵敏 |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散 污水 处理 系统 方法 | ||
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散型污水的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自进水端至出水端依次连通的格栅、缓冲池一、缓冲池二、硫反硝化滤池和紫外消毒池,以及生物滤塔;生物滤塔位于缓冲池一上方并与其连通;污水通过格栅与缓冲池一下部的进水口相连通,缓冲池一上部的出水口与生物滤塔上部的进水口相连通,生物滤塔下部的出水口与缓冲池一下部的进水口相连通,缓冲池一上部的出水口与缓冲池二下部的进水口相连通,缓冲池二上部的出水口与硫反硝化滤池下部的进水口相连通,硫反硝化滤池上部的出水口与紫外消毒池进水口相连通;本发明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设计合理,工艺单元数量少,处理出水稳定,运行维护工作量小,占地小,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站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散型污水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水十条”推进下,202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需要达到95%,集中式污水已基本得到有效控制。然而未纳入城市市政管网覆盖范围的处于郊区或远离城镇的区域如度假村、远离市中心的别墅区、零散分布的村镇等,由于具有污水量小、产生源分散、污染数量多等特点,不适宜进行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其产生的污水尚未得到有效处置,引起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根据规划,我国乡镇污水处理率依旧低于30%,甚至多数地区不足10%,因此应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发展生活污水分散式和就地处理技术。
近年来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不断涌现,但在工艺选择、投资和运行建设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大部分处理工艺缺乏针对性,参照集中式污水处理方法复制,存在工艺流程复杂、设备设施多、系统动力消耗大,投资和运行成本高的问题,并不适合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应用。同时,剩余污泥量大,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不容忽视。而生物滤塔主要工艺特征是能承受的负荷高,高有机物负荷使生物膜生长迅速,高水力负荷也是生物膜受到强烈的水力冲刷,从而使生物膜不断脱落、更新;塔式生物滤池占地面积小,由于滤池分层而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一般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无需设置曝气设备。而生物滤塔在去除COD和氨氮方面比较优势,但是反硝化能力欠缺。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散型污水的处理系统及方法,工艺流程简单,工艺单元数量少,设计合理,低能耗、少污泥,无需曝气,无需投加药剂投加,占地小,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站使用,处理出水稳定,运行维护工作量小,运行低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散型污水的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自进水端至出水端依次连通的格栅、缓冲池、硫反硝化滤池和紫外消毒池,以及生物滤塔;所述缓冲池包括自进水端至出水端依次连通的缓冲池一和缓冲池二,所述生物滤塔位于缓冲池一上方并与缓冲池一相连通。
优选地,污水通过所述格栅与缓冲池一下部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缓冲池一上部的出水口与生物滤塔上部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生物滤塔下部的出水口与缓冲池一下部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缓冲池一上部的出水口与缓冲池二下部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缓冲池二上部的出水口与硫反硝化滤池下部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硫反硝化滤池上部的出水口与紫外消毒池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紫外消毒池出水口与出水部件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格栅为设置于缓冲池一的进水端的格栅板或格栅池;
优选地,所述生物滤塔的载体为表面附着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的纳米陶瓷材质;
优选地,所述硫自养反硝化滤池内的填充滤料为表面附着硫自养反硝化菌的含有硫单质的圆形硬质滤料;
优选地,所述缓冲池一和缓冲池二中均设有污水泵;
一种散型污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污水自流进入格栅的进水口,经格栅拦截后,从格栅的出水口自流进入缓冲池一;
S2:缓冲池一内的污水通过缓冲池一的污水泵提升至生物滤塔,经生物反应的污水通过生物滤塔的出水口流回缓冲池一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恩菲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恩菲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20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