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离子发生器及其驱动电路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31073.9 | 申请日: | 2020-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4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刚;李玉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勇刚 |
| 主分类号: | H05H1/34 | 分类号: | H05H1/34;H05H1/36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2 | 代理人: | 王雪镅 |
| 地址: | 6205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离子 发生器 及其 驱动 电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离子发生器及其驱动电路,等离子发生器包括等离子发生器本体以及供电底座;本发明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内层高压电极和外层电极替换现有技术采用涂层涂满等离子发生器内壁作为电极的方式,且内层高压电极的表面和外层电极的表面均设置预设间隙,从而增加电极放电点的放电强度,减小放电点之外其它电极之间所产生的分布电场,避免因分布电场过大导致等离子发生器在工作过程产生过多臭氧,降低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并能消除内层高压电极与金属底座之间发生电击穿的可能,增强等离子发生器的绝缘性能。该等离子发生器的驱动电路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危险性低,且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等离子发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等离子发生器及其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发生器是一种利用人工方法获得等离子体的装置。等离子体由自然产生的称为自然等离子体(如北极光和闪电),由人工产生的称为实验室等离子体。实验室等离子体是在有限容积的等离子体发生器中产生的。
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放电原理为:利用外加电场或高频感应电场使气体导电,被外加电场加速的部分电离气体中的电子与中性分子碰撞,把从电场得到的能量传给气体,气体中的电子与中性分子的弹性碰撞导致分子动能增加,表现为温度升高;高温气体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把能量传给周围环境,在定常条件下,电子与中性分子的平均动能(即温度)很容易达到平衡,因此电子温度和气体温度大致相等,称为热等离子体或平衡等离子体;在低气压条件下,由于碰撞很少,电子从电场得到的能量不容易传给重粒子,此时电子温度高于气体温度,通常称为冷等离子体或非平衡等离子体。两类等离子体各有特点和用途。
现有技术中的等离子发生器一般采用涂层涂满等离子发生器内壁作为电极,这种方式容易使得等离子发生器的分布电场过大,导致等离子发生器在工作的过程中产生过多的臭氧,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其次,涂层涂满等离子发生器内壁的这一步骤的工艺复杂,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综上,现有技术中等离子发生器采用涂层涂满等离子发生器内壁作为电极的方式,存在着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以及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另外,市场上现有的等离子发生器的驱动电路,都是采用主动式驱动,不能根据等离子发生器的实际状态进行调整;事实证明,因为生产成本,制作工艺误差,环境的改变,工作时况的不同,在没有施行有效控制的驱动电路驱动等离子发生器,等离子发生器的产出量不确定,设备的使用寿命短。
现有的等离子发生器的驱动电路一般工作于低频范围内,致使等离子发生器的产出量低,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导致现有的等离子发生器驱动电路,在适配大功率设备使用时因为效率低而造成内耗大,无法满足大功率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等离子发生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等离子发生器采用涂层涂满等离子发生器内壁作为电极的方式,存在着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以及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等离子发生器的驱动电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等离子发生器的驱动电路都是采用主动式驱动,不能根据等离子发生器的实际状态进行调整,以及现有的等离子发生器的驱动电路一般工作于低频范围内,致使等离子发生器的产出量低,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导致在适配大功率设备使用时因为效率低而造成内耗大,无法满足大功率设备要求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勇刚,未经李勇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10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参数优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化工原料高效水解反应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