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能表自动化贴标签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20123.3 | 申请日: | 2020-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5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柏永林;吕亮;刘京;李海峰;占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三厂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B65G47/88;B65G47/34;B65G15/30;B41J3/407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111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能表 自动化 贴标签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电能表自动化贴标签装置,包括壳体装置和传送带装置,壳体装置为方形框架结构,传送带装置的一端连接在壳体装置的一侧,另一端连接在壳体装置的另一侧;壳体装置内还连接有打标机和夹持装置,打标机位于传送带装置的一侧,夹持装置位于传送带装置的上方,夹持装置包括伸缩气缸、旋转气缸和夹持气缸,伸缩气缸通过连接板和壳体装置相连接,旋转气缸连接在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夹持气缸连接在旋转气缸的输出端,旋转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夹爪;本装置设计的夹持装置能够抓取电表并进行旋转,使电表可打上多个不同的标签,通过夹持装置、传送带装置和打标机的设置,能够一次性完成电表的打标签工序,提高了电表打标签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表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能表自动化贴标签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便于产品分类或者记录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相关信息,通常在产品上粘贴一标签,以便于使用者可凭借该标签,获得每一产品的相关资料,例如:产品的种类、特性及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数据等。
人工将标签逐个从标签母带上撕下,贴在电表的指定位置上。其缺点是:不仅效率极低、人工成本高,而且人为的贴标签动作不能很好地保证标签在电表上位置的正确性,甚至在这种高重复性动作下,人工意识疲惫,可能造成标签损坏、标签丢失的情况;不能够保证电能表与相关标签的对应性,会严重影响产品信息的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电能表自动化贴标签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人工贴标签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电能表自动化贴标签装置,包括壳体装置和传送带装置,所述壳体装置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传送带装置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壳体装置的一侧,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壳体装置的另一侧;
所述壳体装置内还连接有打标机和夹持装置,所述打标机位于所述传送带装置的一侧,所述夹持装置位于所述传送带装置的上方,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伸缩气缸、旋转气缸和夹持气缸,所述伸缩气缸通过连接板和壳体装置相连接,所述旋转气缸连接在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所述夹持气缸连接在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端,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夹爪;
所述夹爪用于抓取所述传送带装置上的电表,所述打标机用于对电表打标签。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装置内还连接有固定座,所述打标机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用于调节所述打标机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打标机和夹持装置的数量均有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装置内还连接有阻挡气缸,所述阻挡气缸位于所述传送带装置的一侧,所述阻挡气缸的输出端可伸缩连接在所述传送带装置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装置包括框架系统,所述框架系统包括左侧框架、右侧框架和顶端框架,所述顶端框架的一端和所述左侧框架的顶端相连接,另一端和所述右侧框架的顶端相连接,所述左侧框架上连接有左侧板,所述右侧框架上连接有右侧板,所述顶端框架上连接有顶板。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框架前侧的顶端和所述右侧框架前侧的顶端之间连接有前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左侧框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右侧板和右侧框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顶端框架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框架的底端和右侧框架的底端均连接有支脚。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效果:
1、本装置设计的夹持装置能够抓取电表并进行旋转,使电表可打上多个不同的标签,通过夹持装置、传送带装置和打标机的设置,能够一次性完成电表的打标签工序,提高了电表打标签的效率,节省了人力;
2、阻挡气缸的设置,能够使电表停在夹持装置的抓取位置,保证了夹持装置对电表的抓取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三厂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三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01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