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新能源联合出力和需求响应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15368.7 | 申请日: | 2020-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46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郝旭东;杨冬;麻常辉;蒋哲;邢鲁华;刘文学;赵康;李山;周宁;马欢;张志轩;房俏;程定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H02J3/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琳 |
| 地址: | 25000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新能源 联合 出力 需求 响应 电力系统 优化 调度 方法 | ||
1.一种基于新能源联合出力和需求响应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需求侧响应模型和多个新能源的联合出力模型构建电力调度优化模型;
以最小化新能源出力成本、不同新能源场景下需求侧响应成本以及再调度成本为电力调度优化模型的优化目标函数,求解所述优化目标函数得到在新能源场景下需求侧响应的负荷削减量平衡方案,以此控制需求侧响应接入功率;
所述新能源包括光伏、风力、火电机组;对各新能源出力模型采用M-Copula函数加权后得到新能源联合出力模型;采用不同Copula函数生产各自的联合出力模型,并对多个联合出力模型进行加权得到最终的联合出力模型;
所述M-Copula函数为:
CM-Copula(x1,x2,…,xn)=h1C1(x1,x2,…,xn,θ1)+h2C2(x1,x2,…,xn,θ2)+…+hmCm(x1,x2,…,xn,θm)
其中,CM-Copula(·)为M-Copula函数;h1、h2...hm表示不同Copula函数的权重系数;
所述需求侧响应为基于激励型的需求响应,需求侧响应模型为:
其中,CIBDR为激励型需求侧响应的成本函数;PIBDR为受激励后的负荷削减量;K1、K2分别为需求侧响应成本函数的系数;θIBDR为激励型需求侧响应的意向因子;为各新能源场景加权后的需求侧响应成本函数;NSCE为新能源场景的个数;wk为场景k的概率;
在不同新能源场景下,随着多个新能源间相关性的增加,需求侧响应成本与再调度成本增加;随着需求侧响应的响应功率的增加,再调度成本降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新能源联合出力和需求响应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权的权重系数通过最小二乘法求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新能源联合出力和需求响应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需求侧响应为基于激励型的需求侧响应,基于受激励后的负荷削减量构建需求侧响应模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新能源联合出力和需求响应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满足新能源出力和需求侧响应功率平衡为约束条件下,求解优化目标函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新能源联合出力和需求响应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调度成本指通过实时的新能源出力变化满足实时的新能源出力和需求侧响应功率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536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