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李箱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15161.X | 申请日: | 2020-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6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吕强;纪鹏雄;吴良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维丽杰旅行用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5C5/14 | 分类号: | A45C5/14;A45C13/26 |
| 代理公司: | 宁波鄞州全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2 | 代理人: | 楼瑜舟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李箱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李箱,其涉及箱包领域,其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由前箱壳和后箱壳组成,所述前箱壳或后箱壳的深度大于50%,如此在主箱体存储空间不变的前提下,前箱壳或后箱壳其中一侧的深度会比另一侧箱壳的深度更浅,在向前箱壳、后箱壳中存放物品时,较浅一侧的箱壳中存放的物品数量就相对的少,相应的该侧重量会较轻,如此使用者通过翻起较轻一侧箱壳进行合箱就会更加轻松;由于前箱壳和后箱壳其中一侧箱壳深度大于50%,相对应的另一侧箱壳深度小于50%,则两侧箱壳的连接处便偏离了主箱体的中心线,相应的设置于箱壳上的提手自然能够更加靠近甚至是直接位于主箱体的中心线上,使用该位置的提手提起行李箱其重心会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箱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李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硬质行李箱,其最为常见的款式当属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3467849U、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871316A等专利文献所记载的行李箱,这种款式的行李箱其主箱体基本上由前箱壳和后箱壳组成,并且目前市面上所有这种由前箱壳和后箱壳组成主箱体的硬质行李箱,其前箱壳和后箱壳都是五五分,即前箱壳和后箱壳的连接处为主箱体的中心线,前箱壳和后箱壳的深度都占主箱体的50%,这是一直以来的惯常设计;然而这种设计存在两点缺陷:(1)前箱壳和后箱壳的深度相同,主箱体塞满的情况下,前箱壳和后箱壳中存储物品的重量往往相同或相近,若主箱体内存放的物品重量均较重,那么分到两侧箱壳内的重量也相应的重,合箱时使用者不论翻动哪一侧的箱壳,其操作合箱都会比较吃力;(2)前箱壳和后箱壳的连接处为主箱体的中心线,为了避免影响开合,提手必然设置在中心线的一侧,由于提手不在中心线上,通过提手提起行李箱时,行李箱的重心往往偏向一边,尤其是需要长时间将行李箱提起的情况下,提起的行李箱重心不稳则可能会更加消耗使用者的体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合箱相对更加轻松且通过提手提起时重心更加稳定的行李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行李箱,其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由前箱壳和后箱壳组成,所述前箱壳和所述后箱壳相对应开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箱壳或后箱壳的深度大于5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主箱体存储空间不变的前提下,前箱壳或后箱壳其中一侧的深度会比另一侧箱壳的深度更浅,这样在向前箱壳、后箱壳中存放物品时,较浅一侧的箱壳中存放的物品数量就相对的少,如此存放物品后较浅一侧的箱壳重量会相对较轻,从而使用者通过翻起较轻一侧箱壳进行合箱就会更加轻松;由于前箱壳和后箱壳其中一侧箱壳深度大于50%,相对应的另一侧箱壳深度小于50%,则两侧箱壳的连接处便偏离了主箱体的中心线,相应的设置于箱壳上的提手自然能够更加靠近甚至是直接位于主箱体的中心线上,使用该位置的提手提起行李箱其重心会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前箱壳或后箱壳的深度为60%-8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加精确的划分了两侧箱壳相对于主箱体的比例,从而有效实现更轻松操作合箱以及提起行李箱时重心更稳定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行李箱设有箱轮,所述箱轮由轮轴和轮体组成。
优选的,所述轮体内侧设有内凹陷结构,所述轮轴套设于内凹陷结构中与所述轮体配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轮轴和轮体的连接处多少存在缝隙,现有的行李箱箱轮,其轮体内侧是平坦的,轮体和轮轴直接配合连接,其轮轴和轮体的连接处必然暴露在两者之间的空隙位置,行李箱拖行过程中一些杂草等杂物容易进入轮轴和轮体的空隙位置并十分容易缠绕在轮轴和轮体的连接处,当这些缠绕的杂物卡在轮轴和轮体连接处的缝隙中,就容易导致轮轴和轮体卡止,在轮体内侧开设内凹陷结构,轮轴的一端就能够深入到内凹陷结构中与轮体实现配合连接,即两者的连接处被隐藏在轮体内侧的内凹陷结构当中,这样即便是有杂物缠绕在轮轴上,也不容易卡到两者连接处的缝隙中,即大大降低了箱轮卡止的几率。
优选的,所述轮体至少一组为大轮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维丽杰旅行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维丽杰旅行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51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