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渗透土壤中苯并(a)芘在电动修复中研究降解效果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11589.7 | 申请日: | 2020-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4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嘉澍;赵林;黄梦露;孙袭明;王恒钦;孟静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煜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小艳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渗透 土壤 电动 修复 研究 降解 效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低渗透土壤中苯并(a)芘在电动修复中研究降解效果的方法。首先制备苯并(a)芘污染的低渗透性土壤;土壤中苯并芘的提取、净化及检测;搭建及运行电动修复模拟装置,装置主要由土壤室、电极室、储液瓶、蠕动泵构成。待运行周期结束后,使用多点采样法对土壤室中的土壤进行采样,土壤中苯并(a)芘的浓度按中的方法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低渗透土壤中苯并(a)芘在电动修复中研究降解效果的方法,能够用于研究场地原位修复中苯并芘的去除。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原本位于城区的污染企业从城市中心迁出,与此同时,随着工业企业的搬迁或停产、倒闭,遗留了大量、多种多样、复杂的污染场地,涉及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墙体与设备污染及废弃物污染等诸多十分突出的问题,成为工业变革与城市扩张的伴随产物,产生了大量污染场地(又称为“棕色地块”)。这些污染场地的存在带来了环境和健康的风险,阻碍了城市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多环芳烃是场地污染中一类重要的污染物,苯并(a)芘又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具有致癌性,对人体有较为严重的影响。由于化工产业外迁所遗留的石化污染场地中大都含有低渗透性地层,常见的土壤原位修复技术例如土壤淋洗、多相抽提等对低渗透性土壤的修复效果较差,生物修复手段所需时间较长,不满足工期的要求。土壤电动修复技术已经被众多学者和研究证明对低渗透性土壤有良好的修复效果。但是单应用电动修复技术对去除低渗透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效果不佳。表面活性剂对增溶有机污染物的效果较好,但不适用于低渗透性土壤。因此在研究中探究技术联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渗透土壤中苯并(a)芘在电动修复中研究降解效果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低渗透土壤中苯并(a)芘在电动修复中研究降解效果的方法,具体如下:
(1)首先制备苯并(a)芘污染的低渗透性土壤:将苯并(a)芘溶于丙酮中,倒入过2mm 筛的洁净土壤中。
(2)批实验筛选适宜浓度的表面活性剂:选取两种表面活性剂Tween 80和羟丙基环糊精(HPCD)。Tween 80的浓度梯度设置为1%、5%、10%,HPCD的浓度梯度设置为1%、2.5%、 5%。
(3)土壤中苯并芘的提取、净化及检测。
(4)搭建及运行电动修复模拟装置,装置主要由土壤室、电极室、储液瓶、蠕动泵构成。
(5)待运行周期结束后,使用多点采样法对土壤室中的土壤进行采样,土壤中苯并(a) 芘的浓度按(3)中的方法检测。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方法对低渗透性土壤中苯并芘的修复效果比单一应用电动修复方法好。
2、本方法适用于低渗透性土壤的原位修复。
附图说明:
图1、2为批实验选取表面活性剂最适浓度的实验结果;
图3是不同处理方式的电动修复对苯并(a)芘的去除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1)首先制备苯并(a)芘污染的低渗透性土壤。将苯并(a)芘溶于丙酮中,倒入过2mm 筛的洁净土壤中,在通风橱中放置24h。然后在阴暗通风的环境中老化一个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煜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大学;煜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15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