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芍趁鲜加工的柔性生产线、布局结构及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11285.0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10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陈福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博大制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A61K36/71;A61K36/65;A61K12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罗庆 |
地址: | 318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芍 加工 柔性 生产线 布局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芍趁鲜加工的柔性生产线、布局结构及加工方法。一种白芍趁鲜加工的柔性生产线包括沿物料输送方向顺次连接的第一缓存输送链、滚筒筛选除尘杂机、滚筒清洗机、蒸煮冷却一体机、第二缓存输送链、脱皮清砂单元和脱水干燥单元;一种白芍趁鲜加工的布局结构,包括自动物流供料系统、多条并列布置的柔性生产线;一种白芍趁鲜加工的加工方法为:进料、预处理、煮制、脱皮和干燥。本发明的生产线有效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适用于白芍的连续式大批量趁鲜加工处理;本发明的布局结构能满足白芍车间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要求;本发明的加工方法解决了白芍加工时间长和有效成分流失的问题,而且整个加工过程易于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药机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白芍趁鲜加工的柔性生产线、布局结构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的功效,其药用价值极高,是中医药领域用量很大的一个品种。《中国药典》规定白芍的初加工方法为“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公开号为CN104644775A的中国专利了一种白芍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煮根:煮至白芍根的表皮发白;2)脱皮:将煮好的白芍根放入滚筒式脱皮机内,拌入细沙滚动脱皮;3)干燥:煮好的白芍根曝晒,用火烘1-2小时,摊放通风处晾晒,或使表皮慢慢收缩。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白芍的加工方法为采收后水煮、去皮,然后进行自然晒干成白芍药材。不仅加工费时费力,因芍药苷易溶于水,水煮和软化时极易造成芍药苷等有效成分的损失,另外白芍药材在自然干燥和软化过程中,容易出现发黏和霉变等情况,存在白芍加工时间长和有效成分流失的问题。
另外,传统白芍趁鲜加工生产车间一般采用的是单机人工辅助的模式,物料的转移通过人工进行,因此存在粉尘满天飞、污水横流、异味大、水资源浪费严重、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按9t/h产能匹配,传统白芍趁鲜加工生产车间车间至少需配套25个操作工人。
综上所述,现有的白芍趁鲜加工车间中存在较多工序设备未形成连线生产的情况。因此,现需要设计一种用于白芍趁鲜加工的柔性生产线及加工方法,以实现连续式的白芍趁鲜加工,并解决现有白芍加工时间长和有效成分流失的问题,而且整个加工过程易于控制。同时需要将该柔性生产线进行布局并应用于车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人劳动强度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芍趁鲜加工的柔性生产线,其通过多机集成的方式实现自动化生产,具有连续式加工的优点。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芍趁鲜加工的布局结构,其通过构建生产自动化的趁鲜加工工艺布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人劳动强度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芍趁鲜加工的加工方法,其可以避免硫磺熏制和浸润软化、有效成分损失较多,解决了白芍加工时间长和有效成分流失的问题,而且整个加工过程易于控制。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白芍趁鲜加工的柔性生产线,包括沿物料输送方向顺次连接的第一缓存输送链、滚筒筛选除尘杂机、滚筒清洗机、蒸煮冷却一体机、第二缓存输送链、脱皮清砂单元和脱水干燥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博大制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博大制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12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轻质石膏砂浆生产的搅拌设备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山茶油品质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