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09973.3 | 申请日: | 2020-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0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朱全刚;喻琴;陈中建;姜文成;连天雁;朱聪聪;张红敏;谢韶琼;丁杨峰;潘会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K36/758 | 分类号: | A61K36/758;A61P17/00;A61P17/06;A61P31/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曹翠娟 |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寻常 银屑病 血热证 疾病 中药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苦参6‑10份、野菊花7‑13份、生侧柏叶8‑16份、花椒6‑10份。本发明还包括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优选各原料药及其之间的重量份配比,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痒的功效,方中以苦参为君药,野菊花为臣药,共奏祛风凉肝、清热燥湿之效,佐以生侧柏叶,凉血、除湿、散肿毒作用更强。花椒为使药,调和诸药。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重量份配比的组合物疗效最佳,实用性强,应用前景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基本皮损为红斑、丘疹,或斑块上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该病发病率高,尤其青壮年,好发于冬春季节,部分人有家庭遗传史。由于工业污染和生态环境的恶化,银屑病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银屑病虽不危及生命,但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建康。银屑病的病程长,可持续数年或数十年,很难根治,常反复发作,发作时痉痒难忍,影响美观。目前对银屑病的治疗,多是采用局部外用药物,如角质促成剂、皮质类因醇霜剂等;而对全身使用的药物,则有免疫抑制剂、维甲酸、抗生素、皮质类因醇等。这些药物对银屑病是有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但长期使用副作用大,并且复发率较高。Korte研究表明:银屑病对生命质量的不良影响可以导致显著的慢性紧张,后者反过来又加重了银屑病,这种与疾病相关的紧张因素、在每例患者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而且,由于银屑病自身固有的特点,许多患者长期承受皮肤外观、药物副作用及经济负担、心理压力等折磨,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这一点是皮肤科医生在临床治疗和研究时不应忽视的。
神经性皮炎、湿疹、寻常型银屑病都属于较为顽固外科疾病,其特点是难治愈、易复发。近几年来,中医对皮肤病的诊治多限于对单病种的诊治,对多种病采用同一种中药医治并不多见。经中医临床研究表明:皮肤病多是内蕴湿热、外感风邪、气血不和引起,目前市面上尚没有可同时治疗神经性皮炎、湿疹、寻常型银屑病的药物。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方中优选各原料药之间的重量份配比,具备疗效佳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疾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苦参6-10份、野菊花7-13份、生侧柏叶8-16份、花椒6-10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苦参7-9份、野菊花9-11份、生侧柏叶10-14份、花椒7-9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苦参8份、野菊花10份、生侧柏叶12份、花椒8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按照中药常规制备方法制备成临床上可接受的外用药物制剂。
优选地,所述外用药物制剂为洗剂、凝胶剂、膏剂或喷雾剂。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点滴状、斑块状、关节病型银屑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皮炎、湿疹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第五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带状疱疹炎症型皮肤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皮肤病医院,未经上海市皮肤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99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流检测芯片、电池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基于机器学习的车位状态预测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