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物质温疗养生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92487.1 | 申请日: | 2020-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6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 发明(设计)人: | 卫喜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卫喜川 |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A61N1/44;A61H3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3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矿物质 疗养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物质温疗养生系统及其装制方法,金属无顶盖箱体置于高度密闭空间,装满多种天然矿石,玄武岩或火山岩板铺在面层,箱体内底部设“□”型加热凹道和注水管,加热后释放大量雾状能量离子和远红外线,透过矿石层和玄武岩板介质层到达封闭空间,所产生的磁效应,温热效应,冷热效应,和人体细胞产生的共振效应,可将远红外热能传递到人体皮下较深的部分,其特征是使人体体温升高0.9℃‑1.2℃(发烧体温),其温热由体内向外散发,通过皮脂腺加速排汗,强化各机能代谢,增加组织的再生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从而起到提升免疫力和保健养生功效,并且体验过程没有憋闷感和皮肤灼热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健康养生系统,尤其是矿物质温疗养生系统及其装制方法。
背景技术
公知现有传统岩槃浴、汗蒸(桑拿)房等,是利用电加热设备直接加热释放热量,或利用蒸汽锅等设备产生蒸汽,或直接在烧热的火炭石上泼水产生蒸汽,使室内温度升高。其弊端是干蒸缺乏水分,会使皮肤干燥,湿蒸温度极不均衡,况且,碳与水在高温下得到一氧化碳和氢气(H2O+C=CO+H2),会使人有憋闷、皮肤灼热等不适感;这一环境中仅能使人体体表温度上升0.5℃左右,通过汗腺表层排汗,其保健养生作用非常有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传统技术中“干蒸”缺乏水分,“湿蒸”温度不均衡等原因给人造成的憋闷和皮肤灼热等不适感,以及只能提升人体体表温度、浅层排汗,保健养生功效非常有限等缺陷,发明人根据自己多年以前,一次户外烤肉体验中得到的灵感:发现用普通铁板烤出来的的牛肉,表面焦黑,里面却没熟透,但在相同的时间里,用玄武岩石板烤的牛肉从外面看上去没熟,而里面却已轻七分熟,这是由于玄武岩被加热后产生远红外线的缘故,依据这一灵感,经过几年反复试验,研发出“矿物质温疗养生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以玄武岩(或火山岩、熔岩,下同)为介质,通过对多种天然矿石加湿、加热,以获取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远红外线、负氧离子和多种微量元素。具体是用金属无顶盖箱体置于高度密闭空间,装满多种天然矿石,玄武岩或火山岩板铺在面层,通过箱体内底部预设“□”型加热凹道和多孔注水管,加热后释放大量雾状能量离子和远红外线,透过矿石层和玄武岩板介质层到达封闭空间,所产生的磁效应,温热效应,冷热效应,和人体细胞产生的共振效应,可将远红外热能传递到人体皮下较深的部分,其特征是使人体体温升高0.9℃-1.2℃(发烧体温),其温热由内向外散发,加速皮脂腺排汗,强化各机能代谢,增加组织的再生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从而起到提升免疫力和保健养生功效,并且,由于空间内温湿度稳定、适宜,加上较高的负离子含量,体验过程没有憋闷感和皮肤灼热感。
本发明的最主要功效和特征是,使人体体温(直肠和腋下)升高1℃左右,这相当于人为地发一次“烧”。通过体验,可以获得如下效果:
1、“发烧”可以通过皮脂腺深度排汗,加快各组织之间的新陈代谢,增加组织的再生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自然治愈能力);
2、逐步缓解或消除“体寒”症状。人们的体温,几十年来呈下降趋势是不争的的事实,“低体温化”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也是医学界公认的,比如癌症、心血脑管疾病、抑郁、肥胖等病症的发病率上升,就与此有关;
3、降低血液中的乳酸(疲劳物质)含量,缓解疲劳,改善睡眠;
4、润泽肌肤,改善和遏制肌肤黑色素沉淀。
本发明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一、矿物质远红外和负氧离子“浴”室装制
其特征与作用:a、保温、保湿,减少热量损耗与流失,并保证其产生的气雾不向本空间以外散发;b、隔热,保证其热量不向本空间以外散发或传递;c、保证设备运行后所释放的远红外线和负氧离子得以充分利用。
矿物质远红外和负氧离子“浴”室为完全独立构造,由一层或多层保温(隔热)、密封、防潮材料构成,不影响原有房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卫喜川,未经卫喜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24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