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离式绝缘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92228.9 | 申请日: | 2020-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3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桂斌;曾肖辉;张友华;刘震;李名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邦创科(惠州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27/02 | 分类号: | G01R2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 绝缘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离式绝缘检测方法,包括一种隔离式绝缘检测系统,所述隔离式绝缘检测系统包括开关电源、辅助电源、绝缘检测、隔离、滤波、MCU、继电器、通讯部分;IT供电系统中的输出端相线与PE端分别接入绝缘检测电路的两端,所述绝缘检测电路的两端均串联有一个电阻,所述辅助电源电路向绝缘检测电路输出一个稳定的低压交流电压,通过电磁感应器件将原测的电流感应至次级端,实现强电与弱电信号的隔离。优点在于:使用本发明方法的安全用电IT供电系统中,对IT供电系统中任意一根相线对地短路以后,能检测输出线路对地线的绝缘阻值,并能进行强电信号与弱点信号隔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离式绝缘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安全用电IT供电系统中,如果在IT供电系统中任意一根相线对地短路以后,另一根相线就会带电,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触摸到该相线就会被电,所以检测输出线路对地线的绝缘阻值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市面上的绝缘监测方法都是对IT供电系统中输出线路的相线与地线之间的增加一个直流电源,通过电阻分压的方式来检测绝缘电阻;这种方式需要将强电地线与弱电地连接在一起才能进行绝缘检测,如果地线有强干扰或零线和地线混接的情况,很容易损坏弱电检测芯片,从而导致绝缘检测功能失效,严重的会直接烧毁主控板。
本发明实现一种隔离式绝缘检测方法,在绝缘检测的同时,将强电的地线与弱电地线进行完全隔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绝缘检测的同时,不易将强电的地线与弱电地线进行完全隔离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隔离式绝缘检测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离式绝缘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一种隔离式绝缘检测系统,所述隔离式绝缘检测系统包括开关电源、辅助电源、绝缘检测、隔离、滤波、MCU、继电器、通讯部分。
在上述的隔离式绝缘检测方法中,IT供电系统中的输出端相线与PE端分别接入绝缘检测电路的两端,所述绝缘检测电路的两端均串联有一个电阻,所述辅助电源电路向绝缘检测电路输出一个稳定的低压交流电压,通过电磁感应器件将原测的电流感应至次级端,实现强电与弱电信号的隔离;
滤波电路的输入端并联有一个电阻R5,滤波电路的一端串联有有一个电阻R42,滤波电路的另一端串联有一个电阻R44,滤波电路的近电阻R42端串联一个电容C41后接地,滤波电路的近电阻R44端串联一个电容C40后接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MCU进行数据处理;
MCU分别与开关电源、通讯部分、继电器连接。
在上述的隔离式绝缘检测方法中,所述通讯部分通过RS485接口连接专用DTU实现与外界平台连接,外界平台包括安全用电云平台和监控平台,通过安全用电云平台在电脑WEB端或手机端实现远程管理和操控,监控平台记录监控器所监控到的异常情况,进行数据处理后可以指示相应故障或报警类型,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实现远距离通讯。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使用本发明方法的安全用电IT供电系统中,对IT供电系统中任意一根相线对地短路以后,能检测输出线路对地线的绝缘阻值,并能进行强电信号与弱点信号隔离;
2、本发明还具备良好的预警功能,当电气运行数值达到设定预警值时,监控器发出声光报警,本地端屏幕显示预警信息内容,联网产品会推送一条预警信息至监控平台和手机微信端,监控器不会给出脱扣指令。
3、本发明中的监控器可通DTU接入公司的大数据监控云平台及手机微信公众号;在电脑Web端和手机端实时查看运行数据、数据分析、报表生成和远程操作监控器,进行远程参数设置和脱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隔离式绝缘检测方法中隔离式绝缘检测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邦创科(惠州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邦创科(惠州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22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