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的幕墙干挂预制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89763.9 | 申请日: | 2020-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2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 发明(设计)人: | 叶永锋;苏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键锋投资有限公司;东莞市镒辰智造预装配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B2/96;G06F30/13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刘慧丽;管莹 |
| 地址: | 528061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幕墙 预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幕墙干挂预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幕墙干挂BIM模型,导出BIM模型和干挂材料的加工图纸,并对模块进行编码,将模块编码录入至ERP系统;S2,将加工图纸传输至工厂进行预制生产加工,同时将ERP系统的录入编码传输至工厂;S3,对预制加工的产品依次进行自检、运输配送、产品验收之后进行装配式施工,在步骤S3中的每一个流程均与各模块的编码相对应;S4,对装配后的产品进行工程验收。本发明的基于BIM的幕墙干挂预制加工方法能够提高幕墙干挂进行设计施工的工作效率,降低施工出错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幕墙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幕墙干挂预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为建筑该行业的再现提供了必要物质基础,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建筑幕墙和装饰墙是随着建筑业不断发展和进步而出现的新兴行业。而且现有建筑结构空间复杂性日增,常规依靠平面设计的设计模式,不仅设计效果难以达到现代建筑美学要求,而且设计工作效率相对较低、设计精确度较差,后期在施工中易出现问题,整改频率高,无法满足当前建筑设计要求。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又称为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新型的工程建设行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通过设计、使用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在建设项目的策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阶段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施工单位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BIM应用技术作为建筑界一次革命,具有强大的三维设计及运营管理能力,它应用于项目全寿命周期的不同领域,已渗透进建筑工业各个角落,随着建筑幕墙和装饰墙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愈来愈多以BIM为核心的新型应用技术相继涌现出来。
因此,需要一种利用BIM来对幕墙干挂进行设计预制的加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幕墙干挂预制加工方法,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出错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幕墙干挂预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幕墙干挂BIM模型,导出BIM模型和干挂材料的加工图纸,并对模块进行编码,将模块编码录入至ERP系统;
S2,将加工图纸传输至工厂进行预制生产加工,同时将ERP系统的录入编码传输至工厂;
S3,对预制加工的产品依次进行自检、运输配送、产品验收之后进行装配式施工,在步骤S3中的每一个流程均与各模块的编码相对应;
S4,对装配后的产品进行工程验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1包括:
(1)初步建模阶段:结合施工墙体平面图导入BIM软件建立建筑墙体模型,对幕墙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得到确定干挂龙骨和构件选材,初步建立BIM幕墙模型;
(2)深化设计阶段:对建筑结构干挂墙面部分进行复核测量、碰撞检测,将测量的实际尺寸以三维数据的形式反馈到BIM模型中,进行对比,利用BIM配套软件进行干挂模块与土建结构的碰撞检测和走查体验;根据复核、碰撞结果修改模型数据,优化模型设计。
(3)模块化设计阶段:将干挂面板和龙骨分割并创建幕墙嵌板族,之后将嵌板组插入BIM模型,组件模块化幕墙干挂模型;
(4)数字化设计:从BIM模型中导出干挂材料明细表,将干挂材料的编码、尺寸、形状等信息录入ERP系统,在ERP系统中生成与之对应的二维码或条形码;二维码与编码一一对应,通过扫描二维码获知该材料在企业库中详细资源信息;并可根据对应编码准确找到其安装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键锋投资有限公司;东莞市镒辰智造预装配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键锋投资有限公司;东莞市镒辰智造预装配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97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