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拖模或翻模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效率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89505.0 | 申请日: | 2020-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7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 发明(设计)人: | 孙明伦;刘春风;朱正贵;刘战鳌;胡洪涛;窦立刚;李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刘翠霞 |
| 地址: | 610042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浇筑 体积 混凝土 施工 效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拖模或翻模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效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划分浇筑层厚度,将浇筑层划分为表层和内层,表层厚度:内层厚度=0.15~0.10;步骤二、混凝土配制,配制表层和内层不同初凝时间的混凝土;步骤三、将大体积混凝土按浇筑高度划分坯层浇筑。该方法将浇筑层划分为表层和内层,通过控制表层和内层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初凝时间,满足大体积水工混凝土对于浇筑效率和无裂缝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拖模或翻模浇筑大体积混凝土。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拖模(翻模)工艺通常是用来浇筑墩或柱等结构,主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避免出现因混凝土强度不足而导致坍塌等质量与安全事故发生。随着水电工程技术的发展,拖模或翻模工艺被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大斜坡、底板混凝土浇筑。特别是高速过流面水工结构物,同时对于混凝土浇筑效率和表面无裂缝有较高要求。
水利水电工程中一般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根据国家标准GB 50496-2009《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中的定义,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设计要求,单一浇筑仓实体最小几何尺寸厚度一般超过3m,过流面又有严格的体形控制和防裂缝要求。
为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效率,同时实现大体积混凝土无裂缝的要求,创造性提出合理分割混凝土浇筑厚度以及控制混凝土表层与内层混凝土不同的坍落度与初凝时间,实现大体积混凝土高效、无裂缝浇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拖模或翻模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效率的方法,将浇筑层划分为表层和内层,通过控制表层和内层混凝土不同的级配、坍落度与初凝时间,满足大体积水工混凝土对于浇筑效率和无裂缝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拖模或翻模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效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划分浇筑层厚度,将浇筑层划分为表层和内层,表层厚度:内层厚度=0.15~0.10;
步骤二、混凝土配制,配制表层和内层不同初凝时间的混凝土;
步骤三、将大体积混凝土按浇筑高度划分坯层浇筑。
优选的方案中,步骤二中,表层混凝土为三级配混凝土,内层混凝土为三级配或二级配混凝土。
优选的方案中,步骤二中,表层混凝土的坍落度30mm~50mm,内层混凝土的坍落度30mm~90mm。
优选的方案中,步骤二中,表层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大于10h,内层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大于15h,表层和内层混凝土初凝时间差为2h~6h。
优选的方案中,步骤二中,内层混凝土的减水剂采用缓凝型,表层混凝土的减水剂采用标准型。
优选的方案中,步骤三中,分坯层浇筑过程中,坯层厚度为0.4m~0.6m。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高拖模或翻模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效率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创造性提出拖模或翻模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合理划分表层和内层,根据现场实践情况给出表层、内层混凝土厚度及表层、内层混凝土厚度的比值范围。
2、提出个性化控制表层、内层混凝土初凝时间和表内层混凝土初凝时间差,并给出具体初凝时间及初凝时间差控制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95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万向脚轮
- 下一篇:一种隐私图像、人脸隐私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