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三相绕组和磁化缸体的内曲线马达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88223.9 | 申请日: | 2020-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06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华;王永强;李胜;马旭超;高殿荣;杜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3C1/24 | 分类号: | F03C1/24;F03C1/28;F03C1/32;H02K3/46;H02K5/20;H02K1/32;H02K5/173;H02K5/22;F16C3/0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建 |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三相 绕组 磁化 缸体 曲线 马达 | ||
1.一种具有三相绕组和磁化缸体的内曲线马达,包括第一端盖(1)、第二端盖(2)、设置在第一端盖(1)和第二端盖(2)之间的定子(4)、可转动的铰接在定子(4)内部的缸体(3)、配流装置以及设置在缸体(3)上的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4)内壁上设有沿内壁周向分布的多组绕线柱(401),所述绕线柱(401)上缠绕有通有三相交流电的线圈(5),所述缸体(3)外周面上沿所述缸体(3)周向等间距设有若干槽口(304),所述槽口(304)内均卡接有与线圈(5)配合的磁极(7);
所述绕线柱(401)为两组,每组绕线柱包括在同一个圆周上均布的多个绕线柱(401),且所述两组绕线柱(401)完全相同,并沿定子(4)轴向重复布置;
所述定子(4)内壁上设有位于所述两组绕线柱(401)之间的隔磁环(403),所述隔磁环(403)采用不导磁材料加工而成;
所述槽口(304)共设有三组,且所述三组槽口(304)沿所述缸体(3)的轴向方向设置,每组槽口包括均布在同一个圆周上的多个槽口(304);所述每组绕线柱(401)与相邻的两组槽口(304)之间的空间相对;
缸体(3)最终的输出扭矩等于液压系统的输出扭矩与电磁系统的输出扭矩之和,进而能够满足更大转矩负载的需要,增加了内曲线马达的适用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三相绕组和磁化缸体的内曲线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1)包括与缸体(3)接触的圆盘及伸入缸体(3)中心内孔中的中心轴,配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圆盘上的贯穿所述圆盘的进油口(101)和出油口(102)、设置在圆盘内侧的若干配流窗口(103)、设置在圆盘上的两个环形油槽(104),所述进油口(101)通过外侧的环形油槽(104)与所述配流窗口(103)相连,所述出油口(102)通过内侧的环形油槽(104)与所述配流窗口(103)相连,且与所述进油口(101)相连接的所述配流窗口(103)和与所述出油口(102)相连接的所述配流窗口(103)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三相绕组和磁化缸体的内曲线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中心设置轴向设置的油孔(105),油孔(105)上连接有沿着径向设置的将油液导入到中心轴和缸体(3)中心内孔之间的径向润滑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三相绕组和磁化缸体的内曲线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3)设于所述定子(4)内腔,所述缸体(3)于所述第二端盖(2)一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输出轴(301),所述缸体(3)与所述第一端盖(1)接触面上设有若干与配流窗口(103)相对的通油孔(302),于所述缸体(3)圆周面上设有与所述通油孔(302)配合且相通的柱塞孔(303),于所述柱塞孔(303)内设置有与所述柱塞孔(303)相配合的柱塞(6),所述定子(4)内壁上还设有沿内壁均布的且形状完全相同的曲线导轨(402),曲线导轨(402)与柱塞(6)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三相绕组和磁化缸体的内曲线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2)外侧通过螺栓连接有轴承端盖(201),所述第二端盖(2)内侧设置有套接于所述输出轴(301)的深沟球轴承(8),所述输出轴(301)的内壁上设有沿所述输出轴(301)周向分布的若干键槽(9)。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三相绕组和磁化缸体的内曲线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6)包括柱塞套(601)及嵌置于所述柱塞套(601)内的钢球(602),所述柱塞套(601)底端加工有与柱塞套(601)内的钢球(602)联通的狭孔(60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三相绕组和磁化缸体的内曲线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4)上设有出线口(404),所述线圈(5)通过所述出线口(404)连接有设于所述定子(4)外的接线盒(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822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