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理语义关联约束的多视频事件盲区变化过程推演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77915.3 | 申请日: | 2020-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4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谢潇;薛冰;鄂超;李京忠;伍庭晨;孔琪;任婉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F16/75 | 分类号: | G06F16/75;G06F40/30;G06F16/787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王倩 |
| 地址: | 11016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理 语义 关联 约束 视频 事件 盲区 变化 过程 推演 方法 | ||
1.地理语义关联约束的多视频事件盲区变化过程推演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地理位置的条件约束构建:获取监控区域专题语义信息,解析其中的地理位置语义,提取地理位置对象和对象关系;面向位置关系构建纵向语义位置层次结构和横向语义位置联通网络,表达监控场景区间统一定位区间划分下的地理位置语义关联;
步骤2,运动模式的趋势约束解析:在三维建筑模型构成元素几何形体表达维度和语义概念描述粒度的基础上,分类归纳、解析并利用三维建筑模型中的特征语义关系,提取完整表达三维建筑物模型且正则形体化的位置边界特征用于基于位置特征的运动模式判别;
步骤3,时空距离的代价约束估计:利用轨迹的统计特征,在有序组织的地理视频镜头组间,通过逐相邻行为过程的轨迹对分析行为过程间信息盲区的行为运动特征,建立映射时空距离迁移代价的盲区行为过程特征参数;
步骤4,多约束监控盲区行为过程推演:联合场景的地理位置关系网、视频内容中行为过程的地理运动模式,以及基于时空距离和轨迹特征定量求解的路径判别指标,进行监控盲区地理实体移动行为过程语义路径推演,以增强实现地理视频镜头组语义元数据中监控盲区的关联语义增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理语义关联约束的多视频事件盲区变化过程推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理位置的条件约束构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提取监控场景区域的专题地理位置对象集:
首先,面向监控场景区域地理视频镜头组,提取各地理视频镜头包含的地理视频帧对象的元数据,通过元数据中的成像特征项获取各地理视频镜头的三维监控场景成像区间,构成成像区间集;
然后,基于成像区间集的整体空间区域,得到能完整覆盖多地理视频内容中离散变化过程的监控场景区间,作为统一基准的地理位置基本表达范围;
之后,利用地理位置基本表达范围作为空间检索条件,获取包括位置相关的几何、拓扑、语义、属性及功能的目标位置信息描述,保存每个目标位置信息描述为一个地理位置对象,构成专题地理位置对象集;
步骤1.2,构建纵向语义位置层次结构:
根据专题地理位置对象集中地理位置对象几何要素的空间包含关系,构建地理位置对象纵向层次结构,即父位置—子位置逐层嵌套的层次结构;对层次组织的地理位置对象,逐地理位置对象检查其区域内的定位空间划分的位置名称表达,以保证区域内位置对象名称的规范性与唯一性;将规范表达的位置名称作为地理位置对象的唯一标识码;
步骤1.3,构建横向语义位置联通网络:
在构建了纵向语义位置层次结构的基础上,利用与地理位置对象同步提取的对象间拓扑、语义、属性及功能关系信息,根据地理位置对象的语义联通关系,判别两两地理位置对象间支持特征对象迁移的以位置接口为条件载体的联通性,保存支持位置间联通性的条件约束信息项为条件约束的位置联通关系;其中,条件约束信息项划分并保存为空间约束、时间约束和功能属性约束,作为构建联通网络时各联通关系查询接口条件;
完成构建纵向语义位置层次结构和横向语义位置联通网络后,即得到地理位置语义关联表达的监控场景区间;构建的层次关系和联通关系在用于存储数据的数据模型中通过类对象记录;专题地理位置对象集中的联通关系形成条件约束的联通网络,作为多约束路径规划解析的数据基础;
步骤1.4,计算-描述语义层次分离的地理位置联通逻辑简化:
在地理位置语义关联表达的监控场景区间中,采用计算-描述分层组织方法进行逻辑简化,具体为对于计算与描述分层映射的位置关联表达,其中描述层用于记录和表达完整的位置对象和关系;计算层用于位置关联增强推演计算,将原有不同语义层次的位置节点和联通关系简化为同一语义层次的位置节点和联通关系;
步骤1.5,条件约束的计算层地理位置联通网络简化:
在构建了计算层的位置节点及其联通关系后,根据设置的条件约束信息项以及参数,在计算层提取面向表示几何、语义、拓扑的参数条件约束的地理位置联通网络,得到简化后的地理位置联通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791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高温定型及反复加工的做卷纤维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可调汽蚀文氏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