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油墨印刷机微波干燥烘箱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65115.X | 申请日: | 2020-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0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悦美红智能数控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F23/04 | 分类号: | B41F23/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80 | 代理人: | 耿恩华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油墨 印刷机 微波 干燥 烘箱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软包装印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性油墨印刷机的微波干燥烘箱设备,包括产品传送机构和吹风系统,还包括设于产品传送机构旁的微波发生器,微波发生器产生的微波用于蒸发产品上水性油墨中的水,吹风系统用于吹走产品上的水蒸气。本申请提出的微波干燥设备只对水性油墨中的水加热,而且水性油墨中的水只需稍微升温便会迅速蒸发完,因此产品不易受热变形,且当生产线中产品输送速度较块时仍然能够实现在线干燥。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软包装印刷的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水性油墨印刷机微波干燥烘箱设备。
背景技术
水性油墨区别于溶剂型油墨,最大的特点在于所用的溶解载体。溶剂型油墨的溶解载体是有机溶剂,如甲苯、乙酸乙酯、乙醇等,而水性油墨的溶解载体是水和少量的醇(约3%~5%)。由于用水作溶解载体,水性油墨具有显著的环保安全特点:安全、无毒、无害、不燃不爆、几乎无挥发性有机气体产生。
软包装印刷过程中,水性油墨通常需要在线烘干。一款图案的印刷至少需要8种以上的原色,每种原色在下一种原色套印前,必须干燥到一定程度,以保证下一原色的套色。
对水性油墨的传统电加热烘干方式是利用电热丝加热空气,再通过热循环风机将热风吹至产品上。软包装包括纸、铝箔、纤维、塑料薄膜等,其中纤维、塑料薄膜等材料对温度敏感,接触较高温度的热风后会软化,软化后会被传送辊拉伸,使产品质量受到影响。因此用于烘干纤维、塑料薄膜的热风温度较低,烘干效率也低,需要将生产线中产品输送速度调至非常慢,才能保证烘干至一定程度,导致生产效率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电加热烘干方式在生产软包装时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水性油墨微波干燥烘箱设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性油墨微波干燥烘箱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性油墨微波干燥烘箱设备,包括产品传送机构和吹风系统,所述产品传送机构旁设有微波发生器,所述微波发生器包括微波发射天线和发热元件,所述吹风系统包括蓄热腔和吹风机,所述发热元件设置在蓄热腔内,所述吹风机连通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另一端连接蓄热腔,所述蓄热腔上设有出风方向朝向产品传送机构的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端口上封有微波隔离板。
作为优选的,所述吹风系统包括风箱,所述风箱朝向产品传送机构的一侧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若干由电磁波屏蔽材料制成的波导管,所述波导管朝向产品传送机构的一侧设有若干开口,所述蓄热腔安装在风箱内,所述波导管延伸入蓄热腔内,所述微波发射天线贯穿蓄热腔延伸通入波导管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风箱内设有吸气腔,所述吸气腔的一侧连通有吸风机,所述吸气腔上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上封有微波隔离板。
作为优选的,所述风箱外壁活动连接有覆盖所有波导管的电磁波屏蔽罩壳,所述电磁波屏蔽罩壳与安装板包围产品传送机构,所述风箱上设有连通电磁波屏蔽罩壳的触发触发行程开关。
作为优选的,所述出风管连接有若干根支管,每根所述支管上均连接若干气嘴,所述气嘴的出气方向朝向发热元件。
作为优选的,所述微波发生器内设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安装在发热元件上,若干个所述气嘴末端聚拢呈腰型口状并指向散热片。
作为优选的,还包括PLC控制系统和温度传感器,所述PLC控制系统电控连接在温度传感器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微波发生器上连接有热保护开关,所述热保护开关靠近发热元件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微波发生器为磁控管。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微波在线烘干对产品干燥,微波直接作用于水性油墨中的水分子,水分子高频运动发热从而加快水的蒸发,同时吹风系统吹走产品上水性油墨中水蒸发产生的水蒸气,相比于传统热源加热,微波加热可以直接作用于水分子,加热效率更高,从而可以保证产品传送机构保持较高的运转速率,从而保持整体的加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悦美红智能数控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悦美红智能数控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51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