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筑隔声装置及其铺设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60091.9 | 申请日: | 2020-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6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曹勇;李春来;杨玉鹏;邹晓昕;崔楠楠;安国涛;杨平;曹广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港源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江河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F15/00 | 分类号: | E04F15/00;E04F15/12;E04F15/18;E04F1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陈亚斌;关兆辉 |
| 地址: | 1022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筑隔声 装置 及其 铺设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筑隔声装置及其铺设方法,该装置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混凝土层、预拌砂浆找平层、浮筑隔声层、钢板层、防水层、隔离层、第二混凝土层;所述浮筑隔声层包括至少两个隔振器和岩棉,所述岩棉填充于所述隔振器之间;所述钢板层包括至少两个钢板,所述钢板相互搭接且设置于所述隔振器上;所述防水层包括至少两个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相互搭接,且所述防水卷材卷至所述隔离层上口形成翻边;所述第二混凝土层的中部设置有钢筋层。本发明在原结构层与装饰面层之间铺设弹性隔声层,增强了楼板的隔声性能和减弱撞击声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降噪领域,特别是一种浮筑隔声装置及其铺设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工程建设中高、精、难等的施工工序不断出现。语言录音室、控制室、配音、标准审看间等房间是广播电视中心工艺技术含量要求最高的房间,严格要求隔声、隔震,避免因房间外的声音、震动等影响房间内电视节目录音的制作。
此外,居民楼对降噪隔振也有很大的需求,高要求住宅、健康住宅、绿色建筑的楼板地面工程,如何减少楼上楼下,邻里之间户内户外活动的噪声与振动的影响,提高房屋的声环境品质,涉及到建筑楼板地面的隔声与减振问题。消声结构基本上使用内部具有多孔、多缝隙的材料,提高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空气中的噪声震动转化为,物体上的震动再转化为内能,实现消耗空气中的噪声震动,达到吸收噪音的作用。《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50362-2005)中,住宅综合性能达到“3A”级,楼板地面和墙体的隔声性能必须达到要求。要求楼板地面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75dB,空气声计权隔声量≥50dB。楼板的隔声包括对撞击声和空气声两种声的隔绝性能,是声环境保障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对于洲际酒店,类似总统套房,对楼板地面隔声与减振的要求更高,如要求楼板地面STC≥55dB,NIC≥50dB。
据资料统计和现场声学抽样测试,如果楼板地面不进行处理,楼板地面的撞击声大多都不能达到住宅综合性能3A级的隔声要求,而现有的楼板隔声与减振处理,没能很好解决空气传声与结构传声的症结问题。
浮筑地面是脱离于原结构地面,利用其下面特殊的软连接达到一个减震隔声的要求,并与地面以上的隔声墙、隔声顶形成一个独立的房中房结构;浮筑地面主要应用于需要与外界隔绝固体传声的房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筑隔声装置及其铺设方法,在原结构层与装饰面层之间铺设弹性隔声层,增强了楼板的隔声性能和减弱撞击声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浮筑隔声装置,包括:
基于楼板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混凝土层、预拌砂浆找平层、浮筑隔声层、钢板层、防水层、隔离层、第二混凝土层;
所述浮筑隔声层包括至少两个隔振器和岩棉,所述岩棉填充于所述隔振器之间;
所述钢板层包括至少两个钢板,所述钢板相互搭接且设置于所述隔振器上;
所述防水层包括至少两个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相互搭接,且所述防水卷材卷至所述隔离层上口形成翻边;
所述第二混凝土层的中部设置有钢筋层。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浮筑隔声装置的铺设方法,包括:
铺设30mm厚的LC15轻骨料混凝土;
在所述LC15轻骨料混凝土上铺设20mm厚DS-M20预拌砂浆找平层;
将隔振器间隔500mm居中水平放置于排布点位图横纵控制线的交点上;
填充厚度50mm容重80kg/m3的岩棉至所述隔振器之间的间隙;
在所述隔振器上,搭接铺设钢板,钢板接缝处搭接1cm,且基于相互间距为50cm的铆钉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港源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江河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港源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江河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00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