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面双微带微线圈探头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57560.1 | 申请日: | 2020-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04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游学秋;田佳沁;陈家禾;陈忠;孙斌;孙惠军;黄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C12M3/00;C12M1/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张素斌 |
| 地址: | 36100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面 微带 线圈 探头 | ||
1.一种平面双微带微线圈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梯度线圈、介质基板、微流体芯片、接地板和第二梯度线圈;所述第一梯度线圈、介质基板、微流体芯片、接地板和第二梯度线圈上对应设有定位过孔,通过对齐定位过孔插接于支架内;所述介质基板上印刷有偶耦合微带结构,所述偶耦合微带结构包括两条平行且彼此靠近的微带线构成微型核磁线圈,两条微带线的尺寸完全相同彼此对称,且两微带线中所传输的电场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梯度线圈和第二梯度线圈采用平板表面线圈结构,平行主磁场方向放置;
所述微流体芯片采用细胞培养用微流控芯片;所述细胞培养用微流控芯片包括流体芯片基板和孔状细胞支架,所述流体芯片基板的内部开设有细胞培养腔,细胞培养腔的底部设有供孔状细胞支架嵌于的插入槽,细胞培养腔的的上部开设有注入口;孔状细胞支架的下方设有供活细胞代谢物储存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底部开口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的位置对应介质基板上的偶耦合微带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双微带微线圈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培养用微流控芯片的厚度为2~3cm,宽度为2~3cm,长度为6~8cm;所述孔状细胞支架的厚度为0.5~0.7cm,孔径为0.1~0.2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双微带微线圈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芯片基板的材质采用PMMA,所述孔状细胞支架的材质采用PDMS。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双微带微线圈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度线圈和第二梯度线圈的电路板内侧设有方形螺旋状线圈电路,横向螺旋线线间距不同,方形螺旋状线圈电路四周设有屏蔽电路通过定位过孔连接到内层屏蔽层,第一梯度线圈和第二梯度线圈的电路板下端各延伸出一个接口柄,接口设有输入连接点、串联连接点和地线连接点,地线连接点通过定位过孔和电路板内层屏蔽电路连接;电路板中间层设有输入电路,输入电路两端通过定位过孔分别连接外层电路板的输入连接点及方形螺旋线圈的内端点;电路板内层为屏蔽接地层;第二梯度线圈的电路板内层中间设有长方形开窗,长边方向为主磁场方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双微带微线圈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长方形安装槽,所述第一梯度线圈、介质基板、微流体芯片、接地板和第二梯度线圈组装插接于安装槽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双微带微线圈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基板的厚度为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756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根管锉自动生产线
- 下一篇:用于空气轴承的供气系统和磨削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