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装车码垛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47878.1 | 申请日: | 2020-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7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贵生;刘艳;高鑫峰;陈浩文;刘绍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迎春思博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61/00 | 分类号: | B65G61/00;B65G67/04;B65G47/26;B65G47/53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邓建辉 |
| 地址: | 4106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装车 码垛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装车码垛系统,包括:衔架,衔架下方具有供运输车辆进入的车辆通道;输送装置,能够沿车辆通道的长度方向移动地安装于衔架上,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和码垛夹爪,码垛夹爪升降设置,第二输送机构一端铰接第一输送机构的输出端,第二输送机构的另一端铰接码垛夹爪;拆垛装置,用于向输送装置送入物料包。本发明中的自动装车码垛系统将传统的人工码垛方式改进为机械自动化结构及自动堆码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减弱或者消除人工码垛存在的隐患。可以有效完成厂区内堆码的物料包拆垛至码垛于运输车辆上的一系列动作,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拆垛码垛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装车码垛系统。
背景技术
袋装物料在进行输送之前需要将物料包(如饲料包、粮食包等)整齐地码垛至运输车辆上,目前大多厂家都是采用人工码垛的方式将物料包一包一包地送至运输车辆的车厢内并进行手动堆码,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并且生产效率低,同时人工堆码的方式容易因工人疲劳或疏忽而导致堆码不整齐,进而导致运输过程中发生垮塌掉落,既会造成物料包丢失,也容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并且物料包在厂区内是堆码在一起的,需要先拆垛,再将物料包逐包地送至运输车辆内,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装车码垛系统,能够有效提高物料包拆垛、于运输车辆上码垛的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运输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自动装车码垛系统,包括:
衔架,所述衔架下方具有供运输车辆进入的车辆通道;
输送装置,能够沿所述车辆通道的长度方向移动地安装于所述衔架上,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和码垛夹爪,所述码垛夹爪升降设置,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码垛夹爪;
拆垛装置,用于向所述输送装置送入物料包。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的本发明,可以通过拆垛装置将厂区堆码好的物料包取放至输送装置上,运输车辆移动至车辆通道内的适当位置,输送装置于衔架上移动至码垛夹爪与运输车辆的车厢对应,通过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将物料包送至码垛夹爪上,并通过码垛夹爪向下运动而将物料包堆放至所需位置,由于第二输送机构的两端分别铰接第一输送机构和码垛夹爪,因此码垛夹爪无需每完成一次物料包堆放便上行复位,可以通过第二输送机构缩短码垛夹爪上行的距离或者取消上行,从而提高效率。综上所述,本发明中的自动装车码垛系统将传统的人工码垛方式改进为机械自动化结构及自动堆码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减弱或者消除人工码垛存在的隐患。并且该系统集拆垛、运输、码垛于一体,可以有效完成厂区内堆码的物料包拆垛至码垛于运输车辆上的一系列动作,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自动装车码垛系统还包括:
第四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车辆通道的侧面且对接所述拆垛装置的输出端;
第三输送机构,架设于所述衔架上,所述第三输送机构与所述衔架之间具有供所述输送装置穿过的空间,所述第三输送机构的输入方向与输出方向成设定夹角,且所述第三输送机构的输入端对接所述第四输送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三输送机构的输出端对接所述第一输送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四输送机构倾斜设置,以用于提升所述物料包,所述第三输送机构为锥形辊道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三输送机构和所述第四输送机构中至少一者于自身输送方向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挡板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迎春思博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迎春思博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78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