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森林消防检测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44851.7 | 申请日: | 2020-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1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潘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台商投资区双霞机械设计服务中心 |
| 主分类号: | A62C3/02 | 分类号: | A62C3/02;A62C27/00;A62C31/07;A62C31/28;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德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23 | 代理人: | 牟炳彦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森林 消防 检测 机器人 | ||
一种森林消防检测机器人,包括:行走机构、检测机构、消防灭火机构、消防喷水机构、隔离带开槽机构、推土机构,当压力不足的时候,压力泵进行及时打压;烟雾感应器用于检测烟雾,烟雾感应器上设有风车,可以根据风向进行检测着火点,视频热感应器用于检测感应热着火点;检测机构固定安装在行走机构的上端面,检测机构实现检测警报的功能;消防灭火机构固定安装在水箱的前端面,消防喷水机构固定安装在水箱的侧端面,消防喷水机构实现喷水灭火的功能;隔离带开槽机构固定安装在行走机构的后端,推土机构固定安装在行走机构的前端,隔离带开槽机构和推土机构实现防火隔离带的挖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森林消防检测机器人。
背景技术
森林火灾常年频发,造成大量的消防员死亡,也导致大面积的深林遭到破坏,一点小的着火点没能够及时的发现和处理,从而引燃大面积森林,这时候发现火灾去处理,对消防员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危险;
例如专利号:201810959218 .8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消防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机器人移动装置、火灾检测模块、通讯模块、控制器、二氧化碳贮存装置以及水 贮存装置,其中,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与数据,处理器用于调用计算机程序并执行步骤;
通过对上述发明以及现有技术的消防检测机器人进行检索,发现有的都是偏软件功能的设计,缺乏实际的机械结构,缺乏软件和硬件结合的设计,而且现有的消防检测机器人功能也比较单一,不能在检测的过程中实现灭火;
因此,我们急需发明一种可以对火灾进行检测报警, 还能够实现对着火点及时处理的设备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行走电机驱动履带轮,进而带动设备进行移动,从而使设备实现巡逻检测的功能烟雾感应器上设有风车,可以根据风向进行检测着火点,视频热感应器用于检测感应热着火点,通过底部臂、中部臂、电动轴、喷箱和喷口的协调工作,从而可以实现干粉灭火的功效,电动马达带动齿轮,进而使滑块在光轴上滑动,从而实现碰撞条的活动,由于消防喷头与水箱互通,碰撞条将消防喷头的玻璃管撞断,从而实现喷水灭火的功效。
本发明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森林消防检测机器人,包括:行走机构、检测机构、消防灭火机构、消防喷水机构、隔离带开槽机构、推土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水箱、压力泵和压力表;所述压力泵固定安装在水箱的上端面;压力泵上设有压力表,压力泵用于给水箱进行加压;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转盘、烟雾感应器、信号接收器和视频热感应器;烟雾感应器和信号接收器固定安装在转盘的侧端面,烟雾感应器用于检测烟雾;视频热感应器固定安装在转盘的上端面,视频热感应器用于检测感应热着火点;检测机构固定安装在行走机构的上端面,检测机构实现检测警报的功能;
所述消防灭火机构固定安装在水箱的前端面,安装板、干粉箱、底部臂、中部臂、电动轴、喷箱和喷口协调工作,从而实现了干粉灭火的功效;
所述消防喷水机构固定安装在水箱的侧端面,消防喷水机构实现喷水灭火的功能;
所述隔离带开槽机构固定安装在行走机构的后端,推土机构固定安装在行走机构的前端,隔离带开槽机构和推土机构实现防火隔离带的挖凿。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机构还包括:底座、行走电机、履带轮和履带;所述行走电机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侧端面,其电机轴与履带轮固定连接;履带轮与履带相互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底盘、定位器和电池板;所述底盘的下端面底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底盘的上端面设有定位器;转盘的上端面设有电池板;转盘的下端面与底盘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台商投资区双霞机械设计服务中心,未经泉州台商投资区双霞机械设计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48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