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卫星云降水参数与模式再分析大气参数进行融合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43236.4 | 申请日: | 2020-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5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孙礼璐;傅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6K9/62;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陈亮 |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卫星 降水 参数 模式 再分 大气 进行 融合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云降水参数与模式再分析大气参数进行融合的方法,首先利用测雨雷达与可见光/红外扫描仪的融合数据,计算获得云降水参数轨道数据;基于空间分辨率0.25度对云降水参数轨道数据进行格点化处理,得到云降水参数的格点数据;将空间分辨率0.25度的模式再分析大气参数数据与云降水参数格点数据进行时空匹配,构建卫星云降水参数与模式再分析大气参数的融合数据集。上述方法可以克服之前研究工作中两类数据集相互独立的缺点,提供高时空分辨率及长时间序列的卫星云降水参数与模式再分析大气参数融合数据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气科学研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卫星云降水参数与模式再分析大气参数进行融合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云和降水作为大气中最活跃的要素,不仅是全球水循环的重要环节,而且在多时空尺度的大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云和降水虽然提供宝贵的淡水资源,但因其产生的旱涝灾害也影响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为了对云和降水进行更加精确的分析,并促进卫星遥感资料在天气模式中的应用能力,提高天气模式的预报准确率,建立一种高时空分辨率的卫星云降水参数与模式再分析大气参数的融合算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及应用价值。
现阶段在研究云和降水特征时,主要是由卫星观测资料提供降水三维结构以及云参数分布,模式再分析资料提供云降水系统中的大气参数分布,卫星观测资料通过卫星平台上搭载仪器观测获得,模式再分析资料通过模式计算获得,这两种数据的来源以及数据产生方法不同,导致两类数据在使用时经常是相互独立的,为了深入研究云和降水的产生与变化规律,需要这两类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密切配合,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卫星云降水参数与模式再分析大气参数进行融合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可以克服之前研究工作中两类数据集相互独立的缺点,提供高时空分辨率及长时间序列的卫星云降水参数与模式再分析大气参数融合数据集,从而对深入研究降水事件中云降水与大气参数三维结构、不同大气背景下的云降水特征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保证。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卫星云降水参数与模式再分析大气参数进行融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利用测雨雷达与可见光/红外扫描仪的融合数据,计算获得云降水参数轨道数据;
步骤2、基于空间分辨率0.25度对所述云降水参数轨道数据进行格点化处理,得到云降水参数的格点数据;
步骤3、将空间分辨率0.25度的模式再分析大气参数数据与步骤2得到的云降水参数格点数据进行时空匹配,构建卫星云降水参数与模式再分析大气参数的融合数据集。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上述方法可以克服之前研究工作中两类数据集相互独立的缺点,提供高时空分辨率及长时间序列的卫星云降水参数与模式再分析大气参数融合数据集,从而对深入研究降水事件中云降水与大气参数三维结构、不同大气背景下的云降水特征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保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卫星云降水参数与模式再分析大气参数进行融合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举实例一次降水事件的云降水参数格点化效果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举实例一次降水事件的卫星云降水参数与模式再分析大气参数时空匹配的效果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举实例一次降水事件云降水系统中云、降水、大气参数的三维结构分布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32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坍塌人员应急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控机床加工的钻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