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小负荷用户进行台区识别的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37540.8 | 申请日: | 2020-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6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常洪山;何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腾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14;G06F16/2458 |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颜汉华 |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科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负荷 用户 进行 识别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小负荷用户进行台区识别的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本发明首先采集台区内总表、待识别小负荷分表和所有已识别分表的连续负荷数据;再通过滑动的时间窗口找到已识别分表中发生的负荷跳变,这些负荷跳变对应着台区内大负荷电器的启停,可以为台区带来相对明显的电压波动,选择时间窗口内跳变组合较简单时进行电压波动的匹配;匹配中,选取总表与所有跳变分表中电压波动最大者和电压波动最小者,若小负荷用户的电压波动介于这两者之间,则本次电压波动匹配成功;通过对所有负荷数据的多次匹配,以统计结果确定该小负荷分表的户变关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台区识别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对小负荷用户进行台区识别的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户变关系是电网的基础数据,在电网管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其准确性直接影响电网的管理功能,如果户变关系出现错误,那么作为电网核心管理功能之一的线损管理就无从谈起。而在实际建设中,有些台区一开始就存在户变关系录入不全或出错的情况,有些台区虽然开始时有准确的户变关系,但在后续的建设中(如迁建、扩容、割接、布点等),如果施工时出现线路交叉、线路地埋等复杂情况,其户变关系的更新也可能出错。上述情况均会导致部分台区的户变关系与实际不一致,并且这种不一致可能伴随台区建设动态存在,因此需要一种解决方案可以动态地、准确地识别出台区的户变关系。
当前台区的户变关系识别以两种方案为主,一种是信号注入方案,另一种是负荷特征方案。其中,信号注入方案是使用专属的硬件收发设备,向台区注入信号,通过对该信号的接收与识别,完成对户变关系的判断。信号注入方案不需要人工排查线路,是一种自动化的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注入并接收信号,来实现对注入时刻的户变关系的识别,但是该方案只能用于台区户变关系识别,而且不能构建海量负荷数据并进一步对负荷数据做深度挖掘,在功能上不具备扩展能力,同时注入信号可能会对供电质量和用电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而负荷特征方案则是采集用户的负荷数据,提取负荷特征,通过对特征的匹配,实现对台区户变关系的识别。负荷特征方案是一种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可以在用户无感知的情况下动态地识别出户变关系,可以构建台区的海量负荷数据,并可以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形成包括台区户变关系识别、线路拓扑识别、线路阻抗精准计算、系统误差分析等功能的台区智能化的整体解决方案,这些智能化的特点,使得负荷特征方案,在经过完善后,会取代信号注入方案,成为未来的主流。本申请人之前申请的专利CN110707686A即是采用的负荷特征方案。
目前的负荷特征方案是采集台区各节点的电流、功率、电量等负荷值,通过对负荷特征的提取与匹配,实现台区户变关系的识别。但是,对于小负荷用户或者空户来说(下文统称为小负荷用户),由于其小负荷甚至无负荷的特点,其负荷特征难以提取和匹配,因而给负荷特征方案带来了无法识别小负荷用户的户变关系的问题,这个问题严重影响着负荷特征方案的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小负荷用户进行台区识别的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的负荷特征方案无法识别小负荷用户的户变关系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对小负荷用户进行台区识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集台区内总表、待识别小负荷分表和所有已识别分表的负荷数据;
步骤S2:通过时间窗口的滑动,找到进行电压波动匹配的时机,此时满足时间窗口内已识别分表的跳变为单一跳变或者跳变组合可等效为单一跳变;
步骤S3:选择总表与所有跳变分表中的电压波动最大者和电压波动最小者,若小负荷用户的电压波动介于二者之间,则本次匹配成功。
进一步地,还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腾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腾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75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