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十二指肠的子母一体式肠镜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34799.7 | 申请日: | 2020-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5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一;陈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光维医疗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31 | 分类号: | A61B1/31;A61B1/04;A61B1/06;A61B1/005 |
| 代理公司: | 苏州言思嘉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刘巍 |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十二指肠 子母 体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十二指肠的子母一体式肠镜,包括有肠镜主体,所述肠镜主体的底部设置有调节拨片,所述肠镜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旋转轴,所述调节旋转轴的一侧设置有母镜,所述母镜的一侧设置有子镜,所述肠镜主体的上端设置有器械插入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置有母镜和子镜,通过调节拨片拨动线轮,进而通过上牵引线和下牵引丝控制母镜进行上下弯曲调节,再通过旋转调节轴调节推拉环进行前后移动,当旋转调节轴将推拉环向前调节时,子镜可以向左进行弯曲,当旋转调节轴将推拉环向后调节时,子镜可以向右进行弯曲,进而达到了母镜和子镜可以相互配合进行多向弯曲,使肠镜的观察面更加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十二指肠的子母一体式肠镜。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改善、饮食结构调整、体检逐渐普及等,胆囊结石在我国患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目前患病率为10%以上,成为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胆囊结石可引起腹胀、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诱发胆绞痛,并发胆管感染、梗阻性黄疸、胰腺炎等,且与胆管肿瘤亦密切相关,因此对其治疗需要给予足够重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现有的十二指肠镜,进不到胆管或者胰管里头,无法通过肠镜观察到胆管和胰管的内部情况,目前的技术是利用CT进行透视,医生需要一边看着CT的图像,一边从十二指肠镜的器械通道插入一些治疗的器械进去,会导致胆结石取不干净或有遗漏,导致治疗不彻底。
在现有技术中,大型医院里,通常具有完善的医疗设备及医疗环境,医务人员在手术过程中,无需担心将十二指肠镜及取石器多次从病患胆管内取出造成的污染问题,但是,再临床上,十二指肠镜及取石器由于分离设置,难以控制,有时甚至需要进行盲取。并且,另一方面,镜头的视角很难被放置在胆管中央处进行观察,造成手术过程中的诸多不便。同时,在现有的医疗中,外科医生不仅需要在设施完备的手术室中进行手术,在一些医疗援助行动中,例如援藏及援非等行动中,所支援地区经济落后,各方面条件有限,无法提供完善的医疗环境及医疗设备,有时甚至需要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进行手术,那么,将十二指肠镜及取石器多次从病患胆管内取出造成的污染问题,有时就有可能是致命的。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的十二指肠镜设备过于庞大,不便于移动,无法随身携带,在医疗援助行动中,缺乏这些必要的医疗器械的帮助,医务人员的治疗效率将会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十二指肠的子母一体式肠镜。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十二指肠的子母一体式肠镜,包括有肠镜主体,所述肠镜主体的底部设置有调节拨片,所述肠镜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旋转轴,所述调节旋转轴的一侧设置有母镜,所述母镜的一侧设置有子镜,所述肠镜主体的上端设置有器械插入口。
进一步的,所述肠镜主体内部设置有线轮,所述线轮固定在固定轴上,所述线轮一侧的面上设置有上下对称的卡槽,所述卡槽内部卡接有上部弹性限位块和下部弹性限位块,所述调节拨片连接在线轮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上部弹性限位块上连接有上牵引丝,所述下部弹性限位块上连接有下牵引丝线,所述上牵引丝和下牵引丝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母镜的端头,且上牵引丝和下牵引丝固定在所述母镜的管壁内。
进一步的,所述线轮的一侧设置有固定上牵引丝、下牵引丝的固定件,所述上牵引丝、下牵引丝穿过固定件布置在母镜内,所述肠镜主体与调节旋转轴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旋转轴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环和推拉环,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套线杆,所述套线杆上套接有左牵引丝,所述左牵引丝的一端固定在推拉环的内壁上,所述左牵引丝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的子镜的端头,所述推拉环上左牵引丝与推拉环连接点的另一端连接有右牵引丝,所述右牵引丝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子镜的端头。
进一步的,所述肠镜主体上部的器械插入口处设置有导入管,所述导入管从机械插入口处延伸至母镜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光维医疗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光维医疗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47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