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灶用聚能罩及燃气灶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22860.6 | 申请日: | 2020-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84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柯情;刘晓刚;王帅东;叶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C15/34 | 分类号: | F24C15/34;F24C15/10;F24C15/14;F24C15/22;F24C3/00;F23D14/66;F23L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杨东明;罗洋 |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灶用聚能罩 燃气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灶用聚能罩及燃气灶,属于燃气灶具技术领域。灶用聚能罩包括外罩和内罩,外罩包括用于向上反射热辐射的横罩体和用于支撑横罩体的竖罩体,竖罩体的周向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通风孔;内罩的上端固定于竖罩体,并位于通风孔的上方,内罩下部包括下导向部,下导向部从其外圈到其内圈逐渐向下延伸,且下导向部的内圈高于竖罩体的下端;二次空气经由通风孔进入外罩内,并从下导向部的外圈流向下导向部的内圈。本发明中,二次空气经由通风孔进入外罩内,并从下导向部的下方流向燃烧器,这个过程中,二次空气至少通过下导向部提升了预热效果,从而提高了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灶用聚能罩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随着燃气具产品的不断发展,市面上的高端燃气灶产品也是在追求更大的热负荷和更高的热效率,因此出现了带聚能罩的产品,单层罩、双层罩甚至是多层罩。采用聚能罩之后,可以带来一些好处:比如将燃烧后的烟气与二次空气分隔开来,使得二次空气可以更好的更纯净的补充到火焰根部,从而提升热效率;再比如加上聚能罩之后可以减少很大一部分热辐射、热对流往面板走。
但现有的聚能罩在结构上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以进一步提升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灶用聚能罩及燃气灶。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灶用聚能罩,其包括:
外罩,所述外罩包括用于向上反射热辐射的横罩体和用于支撑所述横罩体的竖罩体,所述竖罩体的周向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通风孔;
内罩,所述内罩的上端固定于所述竖罩体,并位于所述通风孔的上方,所述内罩下部包括下导向部,所述下导向部从其外圈到其内圈逐渐向下延伸,且所述下导向部的内圈高于所述竖罩体的下端;
二次空气经由所述通风孔进入所述外罩内,并从所述下导向部的外圈流向所述下导向部的内圈。
优选地,所述内罩还包括上导向部和竖导向部,所述竖导向部相对于所述上导向部向下弯折,所述下导向部相对于所述竖导向部向所述灶用聚能罩的中心弯折;所述上导向部的外圈固定于所述竖罩体。
优选地,所述上导向部从其外圈到其内圈逐渐向下延伸;
和/或,所述竖导向部从其上端到其下端逐渐向所述灶用聚能罩的中心延伸;
和/或,所述下导向部低于所述通风孔。
优选地,所述灶用聚能罩还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下端固接于所述竖罩体,并位于所述通风孔的下方,所述导流板的上端与所述上导向部保持间隙,所述导流板与所述竖罩体的内壁及所述竖导向部均保持间隙。
优选地,所述导流板的包括上导流部和下导流部,所述上导流部相对于所述下导流部向上弯折,所述下导流部从其外圈到其内圈逐渐向上延伸。
优选地,所述横罩体和所述内罩之间形成预热腔体,部分二次空气从所述下导向部的内圈流向所述预热腔体;
和/或,所述竖罩体从其上端到其下端逐渐向所述灶用聚能罩的中心延伸;
和/或,所述通风孔沿所述竖罩体的周向均布。
优选地,所述外罩还包括锅支脚,所述横罩体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安装孔,所述锅支脚一一对应地穿过所述安装孔,且所述锅支脚被定位于所述横罩体上。
一种燃气灶,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灶用聚能罩。
优选地,所述燃气灶还包括盛液盘,所述竖罩体被定位于所述盛液盘上,所述下导向部与所述盛液盘之间形成环状的预热通道,所述预热通道从其外圈到其内圈高度逐渐减小,且所述预热通道的高度不小于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28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硬度的测试方法
- 下一篇:非离子及酸性侧基改性的聚丙烯酸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