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视网膜成像检测的自适应变焦眼镜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19956.7 | 申请日: | 2020-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9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 发明(设计)人: | 陆峰;陈熙霖;张佩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苏州智能计算产业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2C7/08 | 分类号: | G02C7/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视网膜 成像 检测 自适应 变焦 眼镜 | ||
1.基于视网膜成像检测的自适应变焦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镜架集成装接的:
电光学镜片,利用向列型液晶按照菲涅尔透镜结构制成镜片组,且镜片组的度数在由正到负的范围内可调;
验光单元,面向眼球射入两个以上红外光图像在视网膜上成像,并根据成像的清晰度及位置,获得实时的眼球屈光度;
微处理器,基于验光单元所得眼球屈光度信息调整面向电光学镜片施加的电压、得到清晰成像的度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视网膜成像检测的自适应变焦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变焦眼镜包含左眼镜片和右眼镜片,且验光单元对应任意镜片独立配套,微处理器分路调整面向左眼镜片或右眼镜片施加的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视网膜成像检测的自适应变焦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光学镜片和验光单元一体复合成左眼镜片、右眼镜片,且任一镜片包括远离眼球的液晶层,靠近眼球的瞳孔反射光线接收层以及位于中间的红外线发射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视网膜成像检测的自适应变焦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层为由凹透镜和凸透镜并排构成的镜片组,且两个透镜各自独立连接电源受控调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视网膜成像检测的自适应变焦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发射层为八个对称状散布于液晶层内侧并朝向眼球的红外线发射器,且所有红外线发射器映射定位于圆周轨迹的八等分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视网膜成像检测的自适应变焦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瞳孔反射光线接收层为90°转向反射的半透镜,且在反射光线射出向设有信号接入微处理器的红外针孔相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视网膜成像检测的自适应变焦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内集成有存储单元,一个以上调定度数的眼镜状态记录于存储单元之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基于视网膜成像检测的自适应变焦眼镜,其特征在于:镜架设有信号接入微处理器、调取存储单元中眼镜状态的触控模组,且触控模组至少具有手动微调度数的旋钮、线性滑钮开关或线性触屏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基于视网膜成像检测的自适应变焦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中集成设有声控识别模组,且眼镜状态随音频标签记录于存储单元中,在眼镜唤醒状态下识别语音、调取眼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苏州智能计算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苏州智能计算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995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