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的智慧建造平台中构件更新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15454.7 | 申请日: | 2020-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2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豆正成;缪建新;雷志刚;袁海天;潘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燕宁工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8/65;G06F8/65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闫方圆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智慧 建造 平台 构件 更新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智慧建造平台中构件更新方法,包括:根据获取设计图纸的变化区域、变化数据,生成新构件及重新编码新构件ID,提取整体BIM模型中待替换构件ID,并根据设计图纸的变化区域选取定位位置点,所述定位位置点用于定位新构件在整体BIM模型中的位置;生成BIM构件更新请求,并将BIM构件更新请求发送至服务端;所述BIM构件更新请求包括所述待替换构件ID、重新编码的所述新构件ID、所述定位位置点;服务端接收BIM构件更新请求,获取BIM构件更新请求中待替换构件ID,以及重新编码的新构件ID,根据待替换构件的ID对待替换构件进行处理,根据重新编码的新构件ID、所述定位位置点加载更新并展示所述新构件。本发明解决智慧建造平台中存在BIM构件的更新麻烦,容易造成构件管理应用的混乱的问题,实现BIM构件的更新与替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及工程领域信息化管理,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的智慧建造平台中构件更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BIM技术是将工程建筑的内外部结构以三维模型的形式进行表达,并将与工程建筑相关的设计信息、施工信息、运维信息都附着在模型上进行管理,可实现对工程数据、工程构件量化的全生命周期完整描述。
智慧建造系统是指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BIM对工程项目进行精确设计和施工模拟,围绕施工过程管理,建立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生态圈,并将此数据在虚拟现实环境下与物联网采集到的工程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提供过程趋势预测及专家预案,实现工程施工可视化智能管理,以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从而逐步实现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
在施工阶段BIM技术的信息化应用程度以及BIM模型能够及时有效的随着图纸的变更进行更新,必须实现BIM模型的更新与替换;在改扩建或运维过程中,也会涉及具体实物物件对应的BIM模型的更新与替换。基于BIM的智慧建造平台中存在BIM构件的更新麻烦,容易造成构件管理应用的混乱,BIM模型的更新与替换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BIM的智慧建造平台中构件更新方法,解决智慧建造平台中存在BIM构件的更新麻烦,容易造成构件管理应用的混乱的问题,实现BIM构件的更新与替换。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于BIM的智慧建造平台中构件更新方法,其包括:根据获取设计图纸的变化区域、变化数据,生成新构件及重新编码新构件ID,提取整体BIM模型中待替换构件ID,并根据设计图纸的变化区域选取定位位置点,所述定位置点位用于定位新构件在整体BIM模型中的位置;生成BIM构件更新请求,并将BIM构件更新请求发送至服务端;所述BIM构件更新请求包括所述待替换构件ID、重新编码的所述新构件ID,所述定位位置点;服务端接收BIM构件更新请求,获取BIM构件更新请求中待替换构件ID,以及重新编码的新构件ID,根据待替换构件的ID对待替换构件进行处理,根据重新编码的新构件ID、所述定位位置点加载更新并展示所述新构件。
较佳地,所述生成新构件及重新编码新构件ID,具体包括:根据设计图纸的变化区域和变化数据生成新构件,所述新构件包括有一个或多个新的构件,重新编码所有新构件ID,并对所有新构件设置时间参数,其中,所述时间参数根据建造时间计划设置,并用于根据建造时间计划在智慧建造系统中对各构件加载展示。
较佳地,提取整体BIM模型中待替换构件ID,具体包括:获取设计图纸变化区域对应的整体BIM模型中所有构件ID,将构件ID设置为待替换构件ID。
较佳地,根据待替换构件ID对待替换构件进行处理,具体包括:根据待替换构件ID从整体BIM模型中删除待替换构件;或者,通过修改待替换构件时间属性参数,禁止待替换构件加载和展示。
较佳地,根据设计图纸的变化区域选取定位位置点,具体包括:确定设计图纸的变化区域线,在变化区域线上选取若干个定位位置点,所述若干个定位位置点用作新构件在整体BIM模型中具体连接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燕宁工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燕宁工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54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