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易堵塞的井用潜水泵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06575.5 | 申请日: | 2020-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1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马世宏;薛俊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振达泵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70 | 分类号: | F04D29/70;B01D29/7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科航尚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34 | 代理人: | 刘希望 |
| 地址: | 30035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易 堵塞 潜水泵 | ||
本发明涉及潜水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易堵塞的井用潜水泵。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市场上现存的部分潜水泵输入端的滤网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发生堵塞。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易堵塞的井用潜水泵,包括潜水泵主体,潜水泵主体的输出端表面固定套接有滑动环。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潜水泵主体在使用过程中导致阻隔盒与过滤通口组表面沾染泥土发生堵塞的情况,此时启动线性电机使两个线性电机分别借助两个弧形导杆分别向主限位块和次限位块方向进行同方向往复运动,此时使转接环通过环形滑槽以滑动环为基点进行转动,此时使阻隔盒高速转动产生离心力使设备表面的泥土向四周飞散以完成清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潜水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不易堵塞的井用潜水泵。
背景技术
潜水泵是一种用于高深度环境对水资源进行提升的专用泵机,且潜水泵依据使用的场合与需求分为井用潜水泵、作业面潜水泵、潜污泵、排沙潜水泵和矿用立泵等不同型号,在井用潜水泵使用过程中为了防止水中杂质随水流进入潜水泵内会使用滤网进行过滤,但由于滤网无法对表面粘粘的泥土进行清洁导致其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发生堵塞并影响到潜水泵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易堵塞的井用潜水泵,解决了市场上现存的部分潜水泵输入端的滤网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发生堵塞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不易堵塞的井用潜水泵,包括潜水泵主体,所述潜水泵主体的输出端表面固定套接有滑动环,且滑动环的表面活动套接有转接环,所述转接环的内壁设置有环形滑槽,且滑动环活动套接在环形滑槽内,所述转接环的底部焊接有阻隔盒,且阻隔盒的表面设置有过滤通口组,所述潜水泵主体的底部焊接有传动环,且传动环的内壁设置有环形腔,所述环形腔内壁的一侧固定套接有主限位块,且环形腔内壁的另一侧固定套接有次限位块,且主限位块和次限位块的正面和背面分别通过两个弧形导杆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导杆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线性电机,且两个线性电机相对的一侧分别焊接在转接环的正面与背面,所述传动环的底部四侧均焊接有支撑臂,且四个支撑臂的底部通过支撑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环表面的四侧均固定套接有防滑套。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防滑套为橡胶材质,且防滑套的表面设置有磨砂纹。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线性电机为防水线性电机,且线性电机的高度与环形腔的高度相同。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线性电机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线性电机以环形腔的轴心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动环与环形滑槽的俯剖面均呈环形,且滑动环与环形滑槽俯剖面的面积相同。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臂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支撑臂以环形阵列的形式设置在传动环的底部。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易堵塞的井用潜水泵,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潜水泵主体在使用过程中导致阻隔盒与过滤通口组表面沾染泥土发生堵塞的情况,此时启动线性电机使两个线性电机分别借助两个弧形导杆分别向主限位块和次限位块方向进行同方向往复运动,在线性电机移动过程中使转接环通过环形滑槽以滑动环为基点进行转动,此时随着转接环的转动使阻隔盒进行同方向高速转动产生离心力使阻隔盒与过滤通口组表面沾染的泥土向四周飞散以实现清理泥土预防堵塞的目的。
(2)、通过线性电机为防水线性电机使线性电机能够在水底等潮湿环境进行使用,以防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进水漏电等情况造成线性电机受损的情况,且线性电机的高度与环形腔的高度相同使环形腔在为线性电机提供了足够活动空间的同时也保证了线性电机在预设的运动轨迹移动时不会发生角度的偏移。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振达泵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振达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65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