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芙蓉菊与匍地菊的属间远缘杂种创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04570.9 | 申请日: | 2020-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7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孙明;许婷;陈俊通;钟剑;郭彦宏;李大伟;巴婷婷;常丽娜;张启翔;程堂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黄爽 |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芙蓉 远缘 杂种 创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芙蓉菊与匍地菊的属间远缘杂种创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菊科芙蓉菊属二倍体耐盐种芙蓉菊为母本,菊科菊属四倍体耐盐种匍地菊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育种。通过杂交授粉及幼胚离体培养,得到F1代植株。对F1代材料进行杂种形态学观察、细胞学鉴定和流式细胞分析,最终获得芙蓉菊和匍地菊的属间真杂种后代,成功克服了芙蓉菊与匍地菊的属间远缘杂交障碍。提高了杂种成活率,缩短了菊花培育周期,创制了一批新种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育种领域,具体地说,涉及芙蓉菊与匍地菊的属间远缘杂种创制方法。
背景技术
芙蓉菊(Crossostephium chinense),菊科芙蓉菊属单属单种,为我国特有,产于东南沿海地区。常绿亚灌木。叶常狭倒披针形,常全缘,两面密被灰色柔毛,质地厚;花径约0.5cm,淡黄色,无舌状花,11月下旬到翌年1月开花。芙蓉菊是少有的天然异色叶和芳香植物,又有耐盐碱、抗风及病虫害少等特性,所以广泛应用于园林。杨海燕(2016年)以8份广义菊属野生种为实验材料,对盐胁迫下生理指标的综合分析,证明芙蓉菊是一种优异的耐盐种质;林双冀(2017年)对盐胁迫下芙蓉菊和其它4种菊属植物的解剖结构及生理指标变化研究后,表明芙蓉菊具有独特的耐盐机理。国内关于芙蓉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用功能及耐盐机理方面,有关育种的研究甚少。
匍地菊(Chrysanthemum yantaiense),分布于山东烟台海滨地区。植株匍地生长,高仅10-20厘米,冠幅达2米以上,覆盖地面能力强,着花量大,是优良的匍匐和耐盐种质(Chen et al.,2018;钟剑,2018)。匍地菊参与育种对培育匍匐型耐盐小菊新品种将会发挥非常大的作用,园林开发前景广阔。
菊花生产在我国呈区域化发展,沿海和北方地区的盐碱地限制了菊花的栽培推广。利用耐盐野生种质(如芙蓉菊)进行远缘杂交从而培育具有较强耐盐性的菊花品种是菊花育种的一个重要方向。胚拯救作为克服远缘杂交障碍的重要手段在菊属植物间已有所应用,但由于芙蓉菊无舌状花、未成熟胚小且难以剥离,相关技术在芙蓉菊属中的应用并不多。利用胚拯救技术获得的芙蓉菊和匍地菊的杂种后代,一方面继承了芙蓉菊的耐盐性状,可作为遗传材料用于细胞学和分子学研究,另一方面,作为桥梁可以显著提高芙蓉菊属和菊属的杂交亲和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芙蓉菊与匍地菊的属间远缘杂种创制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芙蓉菊与匍地菊的属间远缘杂种创制方法,其是以芙蓉菊属芙蓉菊与菊属匍地菊为亲本进行杂交,利用幼胚拯救技术获得远缘杂种。
前期研究发现,芙蓉菊做父本与匍地菊杂交,其结实率为零。因此,本发明是以二倍体芙蓉菊为母本,四倍体匍地菊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并通过胚拯救来创制远缘杂种。
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1)亲本准备:对两亲本植株进行花期调控,使花期相遇;
2)远缘杂交:当父母本均开花时,母本去雄,取父本新鲜花粉进行授粉并套袋;
3)胚珠剥取:取杂交授粉后8-24天(优选18天)的头状花序,(消毒灭菌后)取出胚珠;
4)幼胚离体培养:将胚珠接种到不同激素配比的诱导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然后转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至出苗;
5)杂种F1代的获得:待幼苗根长至1cm以上,移植到基质中进行炼苗,之后上盆常规管理;
6)真杂种的筛选:根据对亲本及杂种F1代的表型观察,并结合染色体鉴定和流式细胞分析,从F1代植株中筛选出真杂种。
前述的方法,步骤1)包括:从8月份开始对母本芙蓉菊进行8-10小时的短日照养护,使其10月中旬达到盛花期,父本正常开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45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玉米秸秆育苗钵、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粉碎机转子安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