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衬套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01679.7 | 申请日: | 2020-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82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宁;陈守义;邓聚才;周上奎;刘庆全;曾超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柳州日高汽车减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13/08 | 分类号: | F16F13/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郝传鑫 |
| 地址: | 545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衬套 | ||
1.一种液压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胶合件(1),包括外管(11)和外橡胶体(12),所述外橡胶体(12)胶合在所述外管(11)的内壁上;
内胶合件(2),包括中管(21)、内管(22)和内橡胶体(23),所述内管(22)穿设在所述中管(21)中,所述中管(21)的管壁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上通孔和下通孔,所述内橡胶体(23)胶合在所述中管(21)和所述内管(22)之间,所述内橡胶体(23)上设有上凹槽(231)和下凹槽(232),且所述上凹槽(231)的开口延伸至所述上通孔中,所述下凹槽(232)的开口延伸至所述下通孔中;
所述内胶合件(2)嵌装在所述外胶合件(1)中,以将所述内胶合件(2)压装于所述外胶合件(1)上,且所述上凹槽(231)与所述外橡胶体(12)的内壁围合形成上腔室(100),所述下凹槽(232)与所述外橡胶体(12)的内壁围合形成下腔室(200),所述上腔室(100)与所述下腔室(200)连通,所述上腔室(100)和所述下腔室(200)内均装有封液;
所述内橡胶体(23)上开设有上释放槽(233)和下释放槽(234),所述上释放槽(233)位于所述内管(22)的上方,所述下释放槽(234)位于所述内管(22)的下方;
所述上释放槽(233)和所述下释放槽(234)均沿所述内管(22)的轴线方向贯穿所述内橡胶体(23);
在垂直于所述内管(22)轴线的平面内所述上释放槽(233)和所述下释放槽(234)均呈弧形;
在垂直于所述内管(22)轴线的平面内所述上释放槽(233)对应的角度α为105°-115°;在垂直于所述内管(22)轴线的平面内所述下释放槽(234)对应的角度β为155°-165°;且所述上释放槽(233)和下释放槽(234)均朝向所述内管(22)的中心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2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211)和第二凹槽(212),所述第一凹槽(211)与所述外胶合件(1)的内壁围合形成第一流道(213),所述第二凹槽(212)与所述外胶合件(1)的内壁围合形成第二流道(214),所述上腔室(100)的第一侧和所述下腔室(200)的第一侧通过所述第一流道(213)连通,所述上腔室(100)的第二侧和所述下腔室(200)的第二侧通过所述第二流道(21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胶合件(1)上开设有进液孔(13),所述进液孔(13)与所述下腔室(200)或所述上腔室(100)连通,所述液压衬套还包括封口件(3),所述封口件(3)能够封堵所述进液孔(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1)上设置有封口平面(111),所述进液孔(13)位于所述封口平面(111)上,所述封口件(3)能够与所述封口平面(111)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件(3)为抽芯铆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室(200)的深度大于所述上腔室(100)的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2)的轴线位于所述外管(11)轴线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柳州日高汽车减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柳州日高汽车减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167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