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包装食品运输储存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98403.8 | 申请日: | 2020-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9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杨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汇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左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2 | 代理人: | 阮志刚 |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装 食品 运输 储存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食品储存运输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预包装食品运输储存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外表面的一侧活动安装有仓门,外壳外表面的两侧且靠近一端的位置上开设有排气孔,外壳内腔顶部靠近一端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制冷剂,阻流转板的宽度与限位板的高度相同,限位板的高度与阻流板到外壳内腔顶部的距离相同。使得制冷剂中吹出的气流在阻流转板和限位板的阻碍下直接进入到主滑动板在图3中右侧的储物的容腔中,从而减小了外壳中需要制冷的空间,从而减小制冷剂功率进而减小车载电池的负载,避免了制冷剂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对外壳内所有的容腔进行制冷而一直处于最大工作功率从而使电池一直处于高负载状态的情况,提高了车载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储存运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包装食品运输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在食品进行长途运输中都会采用预包装方法进行储存,并且在长途运输的过程中会采取一种具有冷藏效果的运输储存装置,可以使食品在运输的过程中保持较低的温度水平内,使得食品不会再长途的运输中发生发霉变质的情况,并且能够很好地保持食品原有的口感,从而实现了食品的长途运输,使得人们可以尝遍位于地球各个角落的特色食物。
但是现有的食品运输装置的内部容量往往无法进行改变,使得制冷装置的制冷空间一定,当内部食品并未装满时,制冷设备依然要对运输装置内部所有空间进行制冷,而制冷设备的供电往往来源于车载电池,这使得车载电池往往一直处于高负载高热情况的状态,电池的保护装置会自动降低自身输出功率从而导致制冷设备的功率下降,导致制冷效果下降倒是冷藏的食物无法在要求的温度下进行保存易导致食物发生变质,同时也会使车载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对此,提出一种预包装食品运输储存装置,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食品运输储存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包装食品运输储存装置,具备自动对食品的储存量来对制冷空间进行调整的优点,解决了原有设备的容腔无法改变值得制冷设备一直处于高负载状态从而是车载电池寿命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包装食品运输储存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外表面的一侧活动安装有仓门,所述外壳外表面的两侧且靠近一端的位置上开设有排气孔,所述外壳内腔顶部靠近一端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制冷剂,所述制冷剂贯穿外壳并延伸至外壳的外侧,所述外壳内腔位于制冷剂下方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阻流装置,所述外壳内腔底部位于两侧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上滑轨,所述外壳底部位于两侧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下滑轨,所述上滑轨的底部活动安装有主动装置,所述上滑轨底部位于主动装置一侧的位置上活动安装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冲击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和冲击装置的底部与下滑轨活动安装,所述上滑轨和下滑轨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块。
优选的,所述阻流装置包括阻流板,所述阻流板的顶部靠近一侧的位置上开设有副气流孔,所述阻流板的顶部位于副气流孔一侧的位置上开设有主气流孔,所述主气流孔的数量为九个且主气流孔以线性阵列的方式排列,所述主气流孔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阻流转板,所述阻流板顶部位于主气流孔之间位置的两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阻流转板的宽度与限位板的高度相同,所述限位板的高度与阻流板到外壳内腔顶部的距离相同。
优选的,所述主动装置包括主滑动板,所述主滑动板的一侧位于四周的位置上开设有套接孔,所述套接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摩擦片,所述摩擦片的数量为四个且以环型阵列的方式进行分布,所述摩擦片的材质为橡胶,所述主滑动板的一侧位于四个拐角的位置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活动调节有滑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滑动装置包括回形滑动板,所述回形滑动板的一侧开设有负压孔且负压孔的位置与套接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负压孔的一端且靠近套接孔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导压管,所述导压管的管径小于套接孔的孔径,所述回形滑动板的一侧位于四个拐角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活动套接在限位孔的内部且限位杆的一端与支撑块相接触,所述回形滑动板的顶部位于负压孔之间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冲击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汇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汇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84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