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扎针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94978.2 | 申请日: | 2020-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5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吕世文;陈志;鲁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健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2/24 | 分类号: | A61F2/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定位 功能 扎针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扎针系统,包括定位输送装置、定位构件以及扎针组件,所述定位构件和所述扎针组件均被设置在所述定位输送装置内,所述定位构件存在压缩和释放两种状态,控制所述定位输送装置使得所述定位构件由压缩状态转换成释放状态时,至少部分的所述定位构件位于冠状静脉窦内或左心耳内,随后所述扎针组件被释放;本发明可以减少了扎针组件在右心房内寻找锚定点的时间、增强了锚定点的精准性、简化了手术操作的步骤,从而减少术中所需时间,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扎针系统。
背景技术
人的心脏有四个腔室,同时具有四个瓣膜,分别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其中,三尖瓣位于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二尖瓣位于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另两个瓣膜位于心室与血管系统之间。主动脉瓣分隔左心室与主动脉,而肺动脉瓣分隔右心室与肺动脉。
在任何时刻人类心脏四个瓣膜中的任何一个,不管是主动脉瓣,左边的二尖瓣,还是右边的肺动脉瓣和三尖瓣,可能出现多种形式的功能失常及各种病变,如感染、遗传造成的瓣膜组织位移、或结构性失效(瓣膜关闭不全),均可能破坏血液正常的单向流动, 而导致死亡。
其中,瓣膜关闭不全是一类常见的瓣膜疾病。针对瓣膜关闭不全的传统治疗手段包括适用于轻度的药物治疗与有手术指征的外科治疗。到目前为止,通过外科手术进行瓣膜的置换以及修复是瓣膜严重关闭不全的首选治疗方法。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日趋成熟,通过介入手术置换/修复瓣膜成为目前治疗瓣膜疾病的主流。
具体地,用于置换/修复二尖瓣、主动脉瓣或是肺动脉瓣的技术都是已知的。相反,对于三尖瓣领域的研究却是知之甚少。
三尖瓣关闭不全多继发于导致右心室扩张的病变,发病率相当高,如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二尖瓣病变、肺动脉瓣或漏斗部狭窄、右心室心肌梗塞等。其中,通过三尖瓣修复手术治疗可对三尖瓣关闭不全或瓣周漏有明显改善且效果能长久维持。
专利CN102869318 B描述了一种用于瓣膜修复的器械,所述修复器械包括:支架;纵向构件,所述纵向构件具有接合于环状环的远端,其中所述环状环横向延伸自所述纵向构件;以及组织锚,所述组织锚接合于所述环状环,以使所述组织锚能够 相对于所述环状环、所述纵向构件、和所述支架转动;其中,所述支架经由所述纵向构件接合于所述组织锚;其中,所述用于瓣膜修复的器械进一步包括适配器,所述适配器成一定形状以限定穿过所述环状环的圆柱形部分,所述适配器具有固定地接合于所述组织锚的近端部分的远端。所述专利问题在于,植入的假体支架结构过于复杂,容错率低,手术的释放及修复操作相对复杂,不利于医务人员的操作甚至由于操作步骤的繁琐导致操作失误的可能。
专利CN104000625 B描述了米特拉利根公司的一种三尖瓣修复设备,包括:第一组织锚,其包括远侧部和近侧部;第一组织锚的远侧部可在右心室内侧目标锚定处展开;第一组织锚的近侧部可在目标锚定处右心房内侧展开;第二组织锚,其包括远侧部和近侧部;第二组织锚的远侧部可在右心室内第二位置展开;
第二组织锚的近侧部可在第二位置从右心房内侧展开;通过使第一组织锚的远侧部从右心室内侧抵靠三尖瓣环处定位以及该组织锚的近侧部从右心房内侧抵靠三尖瓣环处定位来展开第一组织锚;通过使第二组织锚的远侧部从右心室内侧抵靠三尖瓣环处定位与该组织锚的近侧部 从右心房内侧抵靠三尖瓣环处定位来展开第二组织锚以改变第一和第二组织锚之间的距离。该专利的问题在于,定位过程不够精准以及操作过程繁琐,导致整个手术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术中的时间会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情况,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及病人术后的恢复情况,会大幅增加病人的术后并发症。
综上所述,现有的瓣膜修复系统/设备在人体植入的假体结构复杂,容错率低,同时手术定位过程及操作比较复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一种操作便利且定位精准的瓣膜修复系统/设备来解决这一难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健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健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49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在植入假体上的防脱锚定机构
- 下一篇: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