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在植入假体上的防脱锚定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94945.8 | 申请日: | 2020-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5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吕世文;陈志;陶永昶;陈进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健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2/24 | 分类号: | A61F2/24;A61B17/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植入 假体上 锚定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植入假体上的防脱锚定机构;包括植入假体、推送装置和防脱锚定机构,瓣膜假体包括瓣膜缝制段和锚定区域,防脱锚定机构包括锚定件和防脱件,锚定件一端和防脱件的一端连接,推送装置推动防脱锚定机构并使得锚定件的另一端穿过锚定区域与心脏组织配合连接,进一步推动防脱锚定机构时,防脱件的另一端穿过锚定区域后折回并最终与所述锚定区域形成两个或多个连接点;本发明中的锚定件穿过锚定区域与心脏组织配合连接,使得支架被固定在心内,同时防脱件穿过锚定区域后最终与锚定区域连接,使得防脱锚定机构被锁定在锚定区域上,避免锚定件相对锚定区域发生松动、从锚定区域上脱离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植入假体上的防脱锚定机构。
背景技术
二尖瓣解剖结构复杂,包含瓣叶、瓣环、腱索与乳头肌,分别对左、右心室功能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任何影响到瓣叶、瓣环、腱索、乳头肌和左心室的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的疾病都可能导致严重的二尖瓣关闭不全(mitral regurgitation,MR),可引起左心室衰竭、肺动脉高压、心房颤动、脑卒中和死亡。根据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在大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发病率占首位的瓣膜病类型是二尖瓣反流。目前,我国虽然还没有权威性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来临,我国二尖瓣反流患者的数量之庞大是毋庸置疑的。二尖瓣关闭不全可分退行性MR和功能性MR,退行性MR是由瓣叶、瓣环、腱索和乳头肌的1项或以上发生病理学改变引起;功能性MR通常为左心室功能异常,例如瓣环扩大,但二尖瓣瓣膜通常是正常的。
目前,MR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药物治疗只能改善患者症状,不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外科手术主要是瓣膜修复术或瓣膜置换术,被公认为是二尖瓣反流的首选治疗方法,已被证实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及延长其寿命。然而对于很多高龄合并多系统疾病的高危患者,手术风险高,生存获益少,根据欧洲数据显示,此类患者的外科手术成功率仅50%,重度功能性MR患者的外科手术成功率更是低至16%。因此,经导管介入二尖瓣修复及置换理论上可使失去外科手术机会的高危患者获益。介入治疗是将人工植入物在体外装载至输送系统上,沿血管路径或穿刺心尖送达二尖瓣瓣环处,然后释放并固定以完全或部分替代自体瓣膜的功能。当前,二尖瓣介入治疗已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众多产品均在研发中。但因二尖瓣本身及周边结构复杂等问题,二尖瓣介入器械的发展面临许多特殊困难。
专利CN201880035165.9公开了一种微创植入式装置和二尖瓣植入物系统,其包括装置(10)具有瓣环成形术环(11),其中所述瓣环成形术环(11):-具有至少一个组织锚(15);-可在递送构型(57)和打开构型(X)之间变形,在所述递送构型中,瓣环成形术环(11)被压缩到一定尺寸并插入左心房(12),在所述打开构型中,瓣环成形术环(11)扩展到其原始初始形状(58),以影响解剖开口(9),并固定在解剖开口处;-通常为环形,其具有用于稳定的内层和至少一个外部包围层,通过所述外部包围层拉出至少一根人造线(33);并且-具有圆形的环体(27),所述圆形的环体(27);-具有前部(20),其接合前叶(16)的二尖瓣环(13)的前侧(31)的组织锚位置(24),并且-具有后部(21),其接合后叶(17)的二尖瓣环(13)的后侧(32)的组织锚位置(24),其为瓣环成形术环(11)的组织锚位置(24)提供来自至少一个组织锚(15)的至少一根组织锚线(33);其中组织锚(15)可围绕二尖瓣环(13)定位,并且每个植入在二尖瓣环(13)上的组织锚(15)设有组织锚线(33),以将瓣环成形术环(11)固定到组织锚(15)。该技术方案利用“螺旋状的锚定针”将瓣环成形术环固定在二尖瓣的瓣环位置处……而随着心脏周而复始的搏动,“螺旋状的锚定针”与瓣环成形术环之间容易出现松动、导致其锚定针从瓣环成形术环上脱落的情况,从而导致植入假体失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健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健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49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扎针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