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夹胶炉自动进出料装置及其实现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92103.9 | 申请日: | 2020-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4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鼎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9/06 | 分类号: | B65G49/06;C03C27/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卜令涛;田慧 |
| 地址: | 27680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夹胶炉 自动 进出 装置 及其 实现 方法 | ||
1.一种夹胶炉自动进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机构、升降机构、传送机构、推进机构和限位机构,其中,
所述的承载机构包括上框架(1)、下框架(2)以及安装在上框架上方设置的轻轨(3);
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剪式支架(4)、升降电机(5)、固定座(6)、齿条(7)、齿轮(8)和轨道轮(9),剪式支架的一侧于其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框架、下框架铰连接,在剪式支架另一侧的连接梁上装配固定座,升降电机安装在固定座上,升降电机的传动轴(10)向两端延伸并分别贯穿剪式支架端部,下框架两侧具有槽钢结构形成的导轨槽(11),传动轴于剪式支架的外侧装配轨道轮,轨道轮与导轨槽配合,传动轴于剪式支架的内侧装配齿轮,下框架的横梁上设置与其配合的齿条;
所述的传送机构包括传送电机(12)、双排链轮(13)、连接座(14)、链条导轨(15)、链条(16)、推杆(17)、轴承(18)、气缸支座(19)、转角气缸(20)、推板(21),在上框架的前后两侧设置连接座,传送电机安装在一侧的连接座侧面,两连接座之间设置链条导轨,在连接座上方设置双排链轮,推板安装在链条上,气缸支座安装在推板上,转角气缸设置在气缸支座上,轴承安装在推板上,推杆贯穿轴承与转角气缸连接,所述的链条与双排链轮啮合,且链条与链条导轨配合;
所述的推进机构包括气缸支座(22)、推进气缸(23)、气缸连接座(24)、直线导轨(25),气缸支座设置在上框架横梁上,推进气缸与气缸支座连接,气缸连接座设置在链条导轨上,并与推进气缸的伸出端连接,直线导轨设置在上框架纵梁上,并通过直线导轨的滑块与链条导轨连接;
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固定于轨道轮内侧的感应圆盘(26)以及间隔布置在轨道轮侧的下框体上的多个接近开关(27),在上框架轨道与夹胶炉(28)内其中一托盘轨道的平齐状态下,感应圆盘与其中一个接近开关保持触发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胶炉自动进出料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下框架的侧面上设置有地脚(2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胶炉自动进出料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上述传送机构的推杆为L型,所述的推杆在初始状态下,其L型的窄端部保持垂直向上,且与玻璃托盘端部卡槽(30)内侧面接触作用;推杆在转角气缸的作用状态下,通过L型推杆的窄端部与玻璃托盘端部卡槽卡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夹胶炉自动进出料装置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初始位设置;
玻璃托盘置于上框架的轻轨上,并与链条导轨不接触;传送机构的L型推杆的窄端部保持垂直向上的初始状态,且L型推杆与玻璃托盘端部卡槽内侧面保持接触状态;在夹胶炉的控制屏幕上选择夹胶炉内所需作业的层高,夹胶炉设备PLC控制夹胶炉炉门打开,准备进料;
步骤b:玻璃托盘进料高度调整;
升降机构带动剪式支架升起,与所选层高相对应的接近开关检测到限位机构的感应圆盘后,接近开关动作并反馈信号给夹胶炉设备PLC,升降电机停止转动并自锁,此时,上框架轻轨与夹胶炉炉内所选层高的托盘导轨平齐;
步骤c:夹胶炉进料过程的一次部分推进;
传送机构的传送电机驱动双排链轮旋转,双排链轮带动链条向前运动,推杆随之沿链条导轨向前运动,并作用于玻璃托盘,向夹胶炉内做一次部分推进;
步骤d:夹胶炉进程过程的二次全部推进;
传送机构移进至链条导轨端部时,推进气缸伸出,通过气缸连接座对链条导轨施加推力,使其在与之连接的直线导轨上向前运动,并作用于玻璃托盘,向夹胶炉内做二次全部推进;待玻璃托盘完全进入夹胶炉后,推进气缸收缩,传送机构沿直线导轨退回至链条端部,在夹胶炉门外侧待令;
步骤e:夹胶炉出料;
当夹胶炉内的夹层玻璃加工完后,夹胶炉设备PLC控制炉门打开,推进机构的推进气缸伸出,带动传送机构沿直线导轨向前,直至推杆到达玻璃托盘卡槽中,转角气缸动作并带动推杆旋转180°,L型推杆的窄端部与玻璃托盘端部卡槽卡接配合;推进气缸收缩,传送机构拉动夹胶炉内的玻璃托盘沿直线导轨退回至链条端部,传送电机倒转,传送机构拉动玻璃托盘后退回至初始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方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210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应力软岩隧道松动圈超声波测试声耦合方法
- 下一篇:环保节能的垃圾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