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爆炸包覆粉体的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90278.6 | 申请日: | 2020-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23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 发明(设计)人: | 殷柳;魏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弘博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F9/14 | 分类号: | B22F9/14;B22F1/18;B22F1/054 |
| 代理公司: | 绵阳山之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88 | 代理人: | 沈强 |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爆炸 包覆粉体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电爆炸包覆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使电爆炸包覆粉体的装置中的爆炸腔处于真空状态,或抽真空后充入惰性气体;
(2)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与第一电极相配合的第二电极,第一电极的工作端与第二电极的工作端之间沿竖直方向形成爆炸区域;
利用送丝单元将丝材沿竖直方向送入爆炸区域内,并将包覆粉体沿竖直方向通过爆炸区域,实现丝材与包覆粉体在爆炸区域内的同轴同步运动,丝材位于包覆粉体内;
(3)丝材与包覆粉体在爆炸区域内同步运动的过程中,电极组件工作,利用电爆炸雾化法将丝材快速熔化及气化并形成丝材蒸气,包覆粉体在爆炸区域内的丝材周围形成包覆粉体气团,丝材形成的丝材蒸气沉积在包覆粉体表面,形成丝材包粉核壳结构,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在丝材蒸气与包覆粉体气团内包覆粉体颗粒下落的过程中,丝材蒸气沉积在包覆粉体颗粒的表面,并冷却,形成丝材包粉核壳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待步骤(3)完成后,得到粉体混合物;
再将得到的粉体混合物返回步骤(3)中,并以得到的粉体混合物替代包覆粉体,重复步骤(3),直到所得粉体混合物的包覆量达到设定值。
4.一种电爆炸包覆粉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送丝材的送丝单元、粉体输送单元、爆炸单元、收集单元、气体处理单元;
所述粉体输送单元包括用于添加包覆粉体的进料管、第一螺旋输送组件、粉料输送管、导丝管、同轴送粉管,所述进料管与第一螺旋输送组件相连且进料管内的包覆粉体能经第一螺旋输送组件进行输送;
所述第一螺旋输送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一螺旋输送杆、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一螺旋输送杆相连,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杆设置在第一输送管内且第一驱动装置能带动第一螺旋输送杆相对第一输送管转动以实现对粉体物料的输送;
所述第一输送管包括第一送料管段、第一出料管段,所述第一出料管段上设置有若干个出料孔,所述第一送料管段与第一出料管段相连为一体且进料管内的粉体物料能经第一送料管段输送后经第一出料管段的出料孔输出;
所述第一出料管段与粉料输送管相配合,所述粉料输送管与同轴送粉管相连且第一出料管段输出的包覆粉体能经粉料输送管输送至同轴送粉管内;
所述导丝管与送丝单元相连且送丝单元内输出的丝材能经导丝管输出,所述导丝管设置在同轴送粉管内且同轴送粉管内输出的包覆粉体在下落过程中能位于导丝管输出的丝材周围并实现丝材输出与包覆粉体下落的同步进行;
所述爆炸单元包括爆炸腔、与电爆炸电源相连的电极组件、电极绝缘体,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与第一电极相配合的第二电极;
所述同轴送粉管与爆炸腔相连,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分别通过电极绝缘体与爆炸腔相连且第一电极的工作端、第二电极的工作端分别位于爆炸腔内并能在爆炸腔内形成电爆炸;
所述第一电极的工作端位于同轴送粉管出口下方;所述第二电极的工作端位于同轴送粉管出口正下方,所述第二电极的工作端的中心轴线与导丝管的中心轴线相平行;
所述第一电极的工作端与第二电极的工作端之间沿竖直方向形成爆炸区域且自导丝管输出的丝材与同轴送粉管输出的包覆粉体能沿竖直方向同步进入爆炸区域内,同轴送粉管输出的包覆粉体能在爆炸区域内的丝材周围形成包覆粉体气团且丝材形成的丝材蒸气能沉积在包覆粉体表面并形成丝材包粉核壳结构;
所述爆炸腔下端设置有腔体下出口且经爆炸单元处理后的物料能经腔体下出口输出;
所述爆炸腔下端与收集单元相连且经腔体下出口输出的物料能经收集单元进行收集;
所述气体处理单元与爆炸腔相连且气体处理单元能将爆炸腔内抽至真空或将爆炸腔内抽至真空后充入惰性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工作端位于同轴送粉管出口下方侧边,所述第一电极的工作端的中心轴线与经导丝管输出丝材的中心轴线相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弘博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弘博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027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小蓟提取物的止血、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远程电力监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