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升阻比层流翼型的风洞测力试验装置及其测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87383.4 | 申请日: | 2020-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4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冠雄;王靖宇;王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9/02 | 分类号: | G01M9/02;G01M9/04;G01M9/06;G01M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何凡 |
| 地址: | 610064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升 层流 风洞 测力 试验装置 及其 测验 方法 | ||
1.一种高升阻比层流翼型的风洞测力试验装置,包括底板(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竖直设置于所述底板(14)上的滑轨(8),两个所述滑轨(8)的滑槽开口相对设置;两个滑轨(8)的滑槽内均设有上下滑动的天平滑块(5);
两个所述天平滑块(5)的端面上均设置有阻力天平(4);
两个滑轨(8)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试验模型的模型转轴(9),所述试验模型分为三段,试验模型的中间翼段为测力翼段(1),两侧为维形翼段(2);
所述测力翼段(1)两侧分别与一根所述模型转轴(9)连接,两根模型转轴(9)的自由端分别与一个所述阻力天平(4)连接;
两个滑轨(8)的滑槽内均设置有上下滑动的升力天平(7),所述升力天平(7)位于天平滑块(5)顶部,升力天平(7)与天平滑块(5)之间设置有天平连接杆(6);
两根所述滑轨(8)之间设置有两个观察窗(3),两个所述观察窗(3)分别设置于风洞(13)两侧洞壁上;两个所述维形翼段(2)分别设置于两个观察窗(3)上,两个维形翼段(2)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观察窗(3)的内壁接触;
所述模型转轴(9)穿过两侧维形翼段(2)和观察窗(3)与阻力天平(4)连接,模型转轴(9)不与维形翼段(2)和观察窗(3)接触;
试验人员通过转动观察窗带动维形翼段,使得试验模型两侧的维形翼段的迎角与中间的测力翼段的迎角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升阻比层流翼型的风洞测力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观察窗(3)为圆形;所述维形翼段(2)设置于观察窗(3)中心位置,维形翼段(2)上设置有贯穿观察窗(3)的通孔,通孔用于为模型转轴(9)穿过维形翼段(2)和观察窗(3)提供通道,通孔的中心轴线与模型转轴(9)的中心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升阻比层流翼型的风洞测力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测力翼段(1)右侧的模型转轴(9)和阻力天平(4)之间设置有具有法兰盘轴承(12)的右法兰盘(10),所述模型转轴(9)套设于法兰盘轴承(12)中,所述右法兰盘(10)与右侧阻力天平(4)固定连接;位于测力翼段(1)左侧的模型转轴(9)和阻力天平(4)之间设置有左法兰盘(11)。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高升阻比层流翼型的风洞测力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校正阻力天平(4)和升力天平(7);
步骤2:将翼型风洞试验模型分为三段,中间翼段为测力翼段(1),两侧翼段为维形翼段(2);
步骤3:将测力翼段(1)两侧分别与两侧滑槽内的阻力天平(4)连接,通过天平连接杆(6),将阻力天平(4)与升力天平(7)固定连接;
步骤4:转动风洞两侧洞壁上的观察窗(3),调整维形翼段(2)的迎角,直至维形翼段(2)的迎角与测力翼段(1)的迎角保持一致,之后使用螺栓固定观察窗(3);
步骤5:在试验风速恒定的情况下,测试测力翼段(1)的阻力和升力;
步骤6:调整测力翼段(1)迎角,并使其与上一状态的迎角不相同,重复步骤3~5,测试出测力翼段(1)在当前迎角下的阻力和升力;
步骤7:数据处理,计算出测力翼段(1)在不同迎角下的升阻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738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