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射扩散透镜及包括反射扩散透镜的光发射模块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69966.4 | 申请日: | 2020-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5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 发明(设计)人: | 赵成国;李炳宇;赵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列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吴昌教;崔炳哲 |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扩散 透镜 包括 发射 模块 | ||
根据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射扩散透镜,其对来自光发射元件发射的光进行控制。所述反射扩散透镜是对来自光发射元件发射的光进行控制的反射扩散透镜,且可包括:光入射部,其朝向上侧凹入地形成且具有入射面,从所述光发射元件发射的光入射到所述入射面;光射出部,其具有将入射到所述入射面的光发射出的射出面;反射部,其设置在所述光入射部的上侧且朝向下侧凹入地形成并具有反射面,从所述光入射部发射的光的一部分在所述反射面上反射;以及再反射部,其形成在所述光入射部的径向方向的外侧、位于透镜的将所述光入射部和所述光射出部连接的下表面且具有再反射面,从所述入射面发射的光的另一部分在所述再反射面上反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反射扩散透镜及包括反射扩散透镜的光发射模块。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反射扩散透镜,其设置在LED面板上以控制发射光的路径。
背景技术
通常,多个光发射模块布置在液晶显示器(LCD)所使用的背光单元中。光发射模块包括光发射元件和扩散透镜,其中,光发射元件可以使用例如发光二极管(以下称为LED)。近年来,LED由于小尺寸和低功耗的优点已广泛用作光源。由于从LED发射出的光笔直度(straightness)相对高,因此使用扩散透镜将从光学元件发射出的光以大的角度(wideangle)分散并发射出。多个光发射模块可以通过扩散透镜将光照射(irradiate)到背光单元的大的区域。
扩散透镜的类型包括折射扩散透镜以及反射扩散透镜。折射扩散透镜基本上具有由将透镜的光穿过的射出面形成为曲面而使光折射的结构。
韩国专利公布号KR10-2015-0024125公开了折射扩散透镜,其包括形成有凹部的下表面以及具有靠近中心轴的凹面和连接于凹面的凸面的上表面。然而,由于能够反射光的部分未充分地设置在对应的扩散透镜中,因此存在难以实现足够程度的光扩散的问题。
已经开发出以更大的角度将从光发射元件发射的光分散的反射扩散透镜。当使用反射扩散透镜时,可以将光均匀地照射于背光单元的大的区域上,且可以减小使用的光发射元件的数量。
然而,仍然需要更高程度的光扩散,并且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射出面上发生亮度云纹(mura),导致背光单元的光亮度不均匀,从而降低了LCD的显示质量。如果增加LED光发射元件的数量来防止这种云纹,则存在成本和功耗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目的是通过在透镜内部增加被反射的光的反射的量来提高光的扩散。此外,本公开的一目的是提供扩散透镜及包括扩散透镜的光发射模块,其使亮度云纹的发生最小化且使光均匀分布。
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一种反射扩散透镜为对来自一光发射元件发射的光进行控制的反射扩散透镜,所述反射扩散透镜可包括:一光入射部,其朝向上侧凹入地形成且具有一入射面,从所述光发射元件发射的光入射到所述入射面;一光射出部,其具有将入射到所述入射面的光发射出去的一射出面;一反射部,其设置在所述光入射部的上侧且朝向下侧凹入地形成并具有一反射面,从所述光入射部发射的光的一部分被所述反射面反射;以及一再反射部,其形成在所述光入射部的径向方向的外侧、位于透镜的将所述光入射部和所述光射出部连接的下表面且具有一再反射面,从所述入射面发射的光的另一部分被所述再反射面反射。
根据实施例,所述入射面可包括一上表面和围绕所述上表面的边缘形成的一侧表面,以及所述上表面可包括呈锥状的一锥面和围绕所述锥面的一周面。
根据实施例,所述周面可具有向下凸的形状且包括形成为朝向所述周面的中心倾斜的一边缘面。
根据实施例,具有不规则凹凸不平的形状的一微图案可形成在所述上表面上。
根据实施例,所述侧表面可设置成沿所述透镜的高度方向的下侧的直径大于上侧的直径的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列斯有限公司,未经莫列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99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封装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封装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