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聚酰胺热熔丝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66864.7 | 申请日: | 202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95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禄;郑义鹏;郑嘉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温州华特热熔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77/00 | 分类号: | C08L77/00;C08L23/28;C08F210/02;C08F218/08;C08F226/02;C08F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许建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胺 热熔丝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聚酰胺热熔丝树脂,包括下述重量份组成:己内酰胺:80~120份;尼龙66盐:80~100份;改性EVA:10~20份;所述改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酯为带有酰胺基的EVA树脂。本发明则采用了将EVA改性之后,在分子链支链上形成酰胺基,改性EVA由于分子结构的相似,能够与尼龙分子之间具有更好的相容性,改性EVA能够充分分散在尼龙分子之间,通过化学共聚改性得到树脂,能够有效降低熔点,不需要大剂量添加,并且得到的共聚树脂在支链上也具有酰胺基,这样使得与尼龙材料的热熔粘接具有更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共聚酰胺热熔丝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锦纶热熔丝由于其优异的使用性能和加工成型的便利性,在纺织、服装等行业的需求量出现了快速增长。因此对它的原料聚酰胺树脂(以下称“专用料”)的产量和性能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市场上并没有针对性很强的的热熔丝专用料,只能在通用型树脂中选择,可选择的树脂牌号少,且绝大多数被国外公司垄断。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高端产品的开发进程。虽然国内少数企业跟随市场需求研发了一些相关产品,但整体缺乏自主核心技术,而且产品质量稳定性差,还缺乏系统性研究。国外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聚酰胺(PA)66和PA6的共聚物PA66/6,相继开发出了几种牌号的通用型共聚酰胺树脂,但是还不能完全满足对于热熔丝的开发需求。所以,对于锦纶热熔丝专用料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出满足全球市场需求的商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市场上出现的锦纶热熔丝专用料存在熔点高、粘结强度不够等问题。为此,本发明开发一种低熔点、高粘结强度的热熔丝专用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聚酰胺热熔丝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共聚酰胺热熔丝树脂,
包括下述重量份组成:
己内酰胺:80~120份
尼龙66盐:80~100份
改性EVA:10~20份;
所述改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酯为带有酰胺基的EVA树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改性EVA包括下述重量份:
乙烯:280~300份
醋酸乙烯:80~100份
乙烯胺:40~50份
单酰氯化合物:80~200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改性EVA的制备方法:
以正己烷为溶剂,将乙烯、醋酸乙烯、乙烯胺单体加入到溶剂中,以偶氮化合物作为引发剂,在5~7MPa、30~150℃下反应3~5小时后,降温至室温,加入NaOH,调节pH至8~9之间,加入单酰氯化合物,控制温度在20~30℃之间进行反应0.5~2小时后降温水洗,得到改性EVA。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偶氮化合物为偶氮二异丁腈,其用量为0.5~2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单酰氯化合物为乙酰氯。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共聚酰胺热熔丝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温州华特热熔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大学;温州华特热熔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68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